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

流传百年的“八音楼子”

1796年,瑞士人发明了“八音盒”,成为人们馈赠礼物的首选。但你是否知道,300多年前,一种名叫“八音楼子”的独特演出方式已在咱河南周口广为流行呢?4月27日上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新发现报道团一行来到周口市川汇区,伴随着委婉清雅、喜庆活泼的民族吹奏音乐,彩旗开道,“扛箱”、“楼子”紧随……这是乐队在演出当地广为流传的“八音楼子”。

何谓“八音楼子”

“八音楼子”又称“八音会”,这种民间的行进式演出活动,常常是应邀为民间喜庆奠仪助兴,或者在每年的清明节和灯节期间,跟随其他民间文艺活动一起活跃百姓的节日生活。演出场地一般在古庙会、节日庆典或街头舞台。

据周口“八音会”的艺术指导李天恩介绍,所谓“八音”,借用了古代对“八音”的泛指,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八音会”即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表演乐器主要为吹奏类的唢呐、笙、口噙子、哑腔;拉弹类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胡、板胡、二胡、扬琴、二弦、中阮等;打击类的老鼓、铜鼓、扁鼓、手板、锣、梆子等。

由晋商传入中原

“八音会”源于宫廷音乐,后传到山西并广为流传,明清时期由山西客商引入周口,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起初,“八音会”仅限于晋籍客商之间,于年节或闲暇之余,自吹自拉,以求娱乐。后来,在周口民间文艺爱好者的热心倡导下,借助晋籍乐手的辅导学习,逐步在周口落户生根,形成班会,成为豫东周口地区的民间器乐合奏乐种之一,并日益流传开来,现在,周口地区大小庙会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八音会”的表演可谓先声夺人。行进表演时,由五彩锦缎装裹的“鼓楼子”先行,“鼓楼子”上部形如彩坊、下部形如彩轿,由二人抬行,楼身后架大小皮鼓,有司鼓一人,用鼓点指挥变换曲牌和节奏。其他诸类乐手紧跟其后边走边奏,声韵清雅和谐,婉转动听。

李天恩介绍,“八音会”的演奏曲牌很多,传统曲牌有《大十番》《小十番》《四季花开》 《大观灯》等30多首曲目,传入周口之后,结合豫剧的特点,又增加了《花木兰 》等曲目。

民间艺术的瑰宝

随行的专家点评说,“八音会”在古代宫廷乐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融合了庙堂音乐的精华,也能见到戏曲音乐、民间音乐的影响,又与民间艺术“ 肘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艺术特色上,吹打并重,演奏兼备,唱词既有民间歌谣,也有戏曲歌赋。它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又与当地的民间文化息息相关,生动体现了这一地区的文化传统,是一部用独特形式反映当地人民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也是不可多得的中华文化中的瑰宝、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曾经很红火的“八音楼子”却前景堪忧,周口“八音会”乐队共40多个人,平均年龄却都在60岁左右。周口川汇区文化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挖掘原始内容的基础上培养新的人才,实现队伍传承。

本报记者 李 颖 见习记者 黄 盈 文

李 焱 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