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地震·藏獒·新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地震·藏獒·新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藏獒让这些本来互不相识的人走在了一起,成为互帮互助的好朋友。
在布周一家来郑州的这段日子,惠济区民政局、长兴路办事处还有郑州的这些朋友们在生活上给了他们不少帮助。
惠济区人民医院对8名藏族玉树同胞全面体检,在郑州生活的这段日子里他们处处受到特别优待和照顾。
↓9只小獒的诞生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女孩都爱美,18岁的巴毛脸上起了不少痘痘,她每天都要涂抹祛痘霜。
努力为新家营造崭新的环境。

玉树一家人 郑州新生活

本报记者 李利强 图 黄永东 文

惠济区长兴路街道老鸦陈村小学的学生们这两天很高兴,因为他们学校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藏族同胞。这4位小朋友是玉树县结古镇藏民布周的孩子或亲戚。地震发生之后,布周在郑州朋友的帮助下,携带家人和亲属来郑避灾。

布周家以养藏獒为生,因为有共同的兴趣,他们与我市老鸦陈村的几位村民成了朋友。地震之前,他们就经常往来玉树、郑州之间,交流藏獒育种饲养经验。

这次地震,布周家正处于震中位置,损失惨重:家里18间房子全塌了,家里赖以为生的藏獒也砸死了10只、跑丢了2只。震后,所有的财物全部被压在房子下面,全家11口人只能住在帐篷里,喝矿泉水、吃方便面。

村民陈全保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就与布周一家取得了联系,得知布周家的损失情况后,随即与郑州几个熟识的“獒友”联系,大家一致同意向布周一家伸出援手。他们表示愿意为布周一家人提供住处和场地,让他们在郑州渡过暂时的难关。

5月9日早上,记者在布周一家的新住处——郑州新希望澳园小区见到了他的妻子俄赛,她今年38岁,正在用手搅拌藏族的传统食品——酥油糌粑。她只能听懂简单的汉语,却一直面带笑意。在会讲普通话的孩子们帮助下,俄赛告诉记者,地震当天夜里,藏獒们一直叫嚷并用爪子扒地,但她没有太在意,早晨时地震发生了。

随同布周一家人前来的就有幸存的28只藏獒。这群最具灵性的犬类动物随主人一起坐了3天3夜的汽车来到郑州。布周郑州的朋友刘俊峰为这些藏獒提供了饲养场所,使它们顺利在郑州安家。

布周一家来郑当天就受到长兴路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大家打着“欢迎亲人回家”的横幅迎到连霍高速惠济站出口。布周的儿子扎西格旺和几个因地震无法上学的亲戚家孩子很快被安排到学校上课。惠济区卫生部门为这些藏族同胞做了全面体检,办事处民政部门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如今,布周一家人已经在郑州开始了快乐的新生活。

采访结束时,记者获悉,布周家的一头名为“草原卓玛”的藏獒刚刚在郑州的新家顺利产下了9只小獒。布周的弟弟财旺非常高兴,他说这是一个好兆头,郑州的朋友对他们很照顾,他对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