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39
12
连 载
黄宾鸿书法
春天的故事
西藏康马嗄拉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容易用错字的地名

地名是一张特殊地理名片。每个地名都记录了时代的痕迹,都有其特别的含义。如果把地名的字用错,就会改变其原意,从而给后人读懂和了解这段历史带来许多麻烦,有的还演绎成笑料。

货站街是因为该街紧靠郑州火车东站而得名。当时郑州火车东站是中南地区较大的货运站之一,所以命名为货站街,以突出该站的性质和用途。由于货运量较大,该站周围便出现了许多仓库,形成了货栈,以致使许多人将“货站街”和“货栈街”相混淆,把货站街中的“站”字写成“栈”字,不仅给沿线居民的邮电通讯造成许多麻烦,而且还改变了该路名称的本意。

熊儿河路位于郑东新区,因熊儿河而得名。熊儿河是流经郑州老城区南部的一条古老河流,源头新郑市,现流经郑东新区、管城回族区、二七区,全长约25公里。相传,这条河古时候每逢夏秋季节,都会发生水灾,给沿河村庄和群众带来很多灾难。郑州石柱梁村,有一父母双亡、弟兄俩相依为命的人家,为了生活,哥哥熊大把弟弟熊二送到城内南门里大户张谷囤家干杂役,平时主人叫他熊儿。由于熊儿干活勤快老实,得到主人的信任,让他当了管家,并积攒了些钱财。熊儿见南关河水年年泛滥成灾,河上又没有桥梁,来往行人都趟水过河很不方便,于是他把多年积攒的钱财全部捐给地方,挖河排水,疏通河道,并在民阜里东边河道上修建了砖结构的桥梁。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就把该桥叫“熊儿桥”,从此,该河就叫“熊儿河”了。

清光绪年间,老秀才李简有一次到南关赶庙会,路过熊儿桥,顿时触景生情,诗意大发,便随手写了一副上联:“熊耳桥,桥熊耳,熊耳桥上有对石熊耳。”但怎么想也想不出合适的下联。直至数年,才有密县张秀才对出下联:“燕子岭,岭燕子,燕子岭上有只土燕子。”在民间流传至今。从那时起就有人将熊儿桥中的“儿”字错写成“耳”字,把熊儿河错写成“熊耳河”。当然,后来路名随河名写错也就不足为奇了。

颍河路位于中原区,1956年建设西区时兴建。当时在建设西区时,时任郑州市市长王均智同志提出了用河南乃至全国的名山大川作为街道名称的意见,后来就按照南北为山、东西为河的命名原则,对西区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命名。颍河是河南的重要河流之一,所以就命名了“颍河路”。后来有人将“颍河路”中的“颍”字错写成新颖的“颖”字,主要是对该路用“颍河”的河名作为路名的本意不了解罢了。

朱坤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