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40
13
连 载
限放长空得大观
春溪晴雨
遥遥望见的云
王维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面条人生

面条好吃,老早就勾出了不少食客的六腑馋虫。西晋·束皙《汤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汤饼就是汤面条。数九寒冬,一碗绵白细软、香气四溢的汤面条,让欲吃不得的行人、童仆和侍者垂涎、舐唇、干咽津唾,消受这碗面条的人一定十分了得。

这是文人用笔墨虚拟的面条,考古发掘得来的实物出现在黄河上游青海省民和县。专家于3米多深的地下找到了一个倒扣的碗,碗中装有黄色的面条,最长的有50厘米。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该物质的成分,证实这碗面条是4000年前华夏子民的遗物。这碗面条惹急了也吃面条的意大利,意大利以为自己是面条的老祖,说早在罗马帝国留下的文书中,就有一位老人把一桶意大利面条作为遗产留给儿子的记载。为了挣回面子,意大利干脆斥巨资建了一座面条博物馆。好像还有东南亚某国也要争,大概因其资料匮乏作罢了。

如此看来,哥吃的不是面条,而是辉煌,是荣耀了。

桃李不言。我们的面条还在滋养着我们以及我们的亲人,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面馆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生意依然那么红火。广州伊府面,上海阳春面,四川担担面,贵州肠旺面,济南打卤面,岐山臊子面,西安油泼面,山西刀削面,武汉热干面,台湾牛肉面,河南炝锅面,北京炸酱面……端的是面面俱到。南方隽秀,所以面多纤巧,细绵;北方尚豪,所以面多粗放,爽直;河南厚重,所以特产烩面,厚道,敦实。细品面条,真的况如人生。

母亲生日的时候,在饭店里给母亲点了一桌菜。末了,店家馈赠一碗长寿面。 何以谓之长寿面?传汉武帝时,人们以为寿命与人中有关,人中长则寿命长,人中长短取决于面孔,面条则暗合“面长”。宋人马永卿《懒真子》:“必食汤饼者,则世所谓‘长寿’面也。”文人因势赋形,面条长而瘦,谐“长寿”之音,赢得十分口彩。未几,一家亲戚生了孙子,也送来一堆面条,其意正是图的这个口彩。朋友儿子订婚,备了一桌酒筵,邀我出席,席上也有一份面条。河南话:扯捞。南人称之为“喜面”。

有一家面馆想必是为了迎合时尚,叫“面--泡吧”。进去泡泡,实在情趣得紧。有乐队助兴,乐师们五颜六色的假发,却是用各种蔬菜汁液浸染的彩色面条盘出来的,头饰则是佐餐的各种时令蔬果。这种活体广告,招徕不少食客,也算是一种非常创意。

90年代,我在一个村里兼任支部书记,区里有一个分管农口的领导常用面条批评一些干部:在会上是钢条,到路上是铁条,到家里是面条。说的是一个干部做某项工作从硬到软的过程。当然,此面条已非彼面条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