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五水润新郑 惠泽千万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五水润新郑 惠泽千万家

民生水利惠民生,村民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近年来,新郑市一直把水利建设作为保障民生、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新郑873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为水利的发展而充满了活力,越来越多赞扬的声音从黄帝故里传来:郭店镇鄢陵府村村民张殿周,谈起吃水的变迁,满脸欣喜:“过去两三天就得刷一回水缸,自打改了自来水,水缸再也不用了。”家住梨河镇梨河村的赵长发,也实实在在地享受了一把水利发展带来的实惠:“以前遇到干旱,4亩地浇下来需两天时间,既耗时又花钱。如今农用机井升级改造后只需11元的电费、4个小时就能浇完。”

人水和谐,百姓受益。张殿周、赵长发无疑是新郑市水利建设受益者的代表。从吃上水到吃好水,从苦咸水到甘甜水,新郑市水利建设取得可喜成就的秘诀来自于实实在在的“五水”并举:以“南调长江水,北引黄河水,西蓄天上水,东治洪涝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综合利用循环水,全社会厉行节约用水”为理念,着力建设民生水利,大力推进村村通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工程;着力建设效益水利,大力推进以农用机井升级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着力建设生态水利,大力推进生态水系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着力建设平安水利,大力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着力建设和谐水利,大力推进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工程,积极实现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

2009年,新郑市水利建设总投资2.5亿元,新解决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完成1014眼农用机井的综合配套升级改造,建设集雨水窖500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00亩。今年,新郑市计划再解决10.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集中建水厂、联村建水站、村村通水网等,基本实现村村通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计划再投资4800多万元,集中连片实施2000眼农用机井升级改造工程。

新郑市“五水并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利发展之路,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连续13年获得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连续14年获得郑州市“中州杯”等荣誉称号。新郑的百姓也在水利巨变中品尝着人水和谐带来的甘露。

本报记者 高 凯 刘栓阳 李伟彬 赵聪聪 刘冬 通讯员 张宏杰 文/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