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麦香
一卷情谊
心理测试
母亲的坚守
如果活着请来看这棵树
有个性的奉天督军
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嘉靖皇帝尽孝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欧阳修在北宋时期可以说是文甲天下,是举国公推的文坛领袖。而此时的苏东坡刚到中原,初出茅庐,还没有什么名气。欧阳修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读到了苏东坡的文章,他拍案叫绝,说:“取读轼书,不觉汗颜,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此后,他每有机会,必大力举荐,苏轼很快名满天下。

苏轼成为北宋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之后,虽然自己总是遭遇厄运,但是始终注重提携奖掖后进。那时,苏轼在朝廷里做侍从官时,他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称其“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人,都是得到苏轼的提携才进入文坛逐渐为世人所知的。

如同苏轼一样,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也是因为得到欧阳修的举荐提拔才得以崭露头角。《宋史·曾巩传》中说,“曾巩生而机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从而深受欧阳修的喜爱与器重。在欧阳修提携举荐之下,中进士,任中书舍人等几种官职,进入仕途文坛。

成名之后的曾巩继承了欧阳修的品德,见到优秀的晚辈也是大力举荐。他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结识了王安石,就大力向欧阳修推荐。他曾在信中说:“巩顷尝以王安石之文进左右而以书论之,其略曰: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在这封信里,他不仅推荐王安石,还曾提到王回等人,一并向欧阳修推荐。

可以想象,在北宋的文坛,那是怎样的气象啊:文坛领袖把文坛新人推荐上来,把他们培养成大家;推荐上来的新人成为领袖之后又举荐新的晚辈。一代一代,比肩接踵,薪火承传。一个文学盛世因此产生了,一个值得我们效法的时代也因此名垂青史。

摘自《济南时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