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好高中后传
好高中别传
好高中正传:
超越应试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好高中,应是中学里的大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好高中,应是中学里的大学
——郑州一中演绎现代“春晖”传奇
教育司领导和学校教师合影

本报记者 郭在伟 覃岩峰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怀揣“教育救国”的梦,回家乡上虞筹办了春晖中学。从1921年—1925年不足五年里,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等一大批名流雅士云集此处,讲学传道。春晖中学“一洗从来铸型教育之积弊”,以崭新的教育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爱的教育》就是夏丏尊先生这一时期在教学之余翻译完成的。转眼百年,时过境迁,经亨颐先生去了,但先生的教育精神却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飘洒于中国的土地上。中原就有一所以爱的文化为学校文化核心的现代版的春晖中学——郑州一中。

之所以将郑州一中称为现代版春晖中学,是因郑州一中和春晖中学一样,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实施了人的教育,不以培养考试能手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而是以培养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的。

正如郑州一中校长朱丹所说,郑州一中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优良教育,是让求学的孩子在这里都能得到净化和提升。郑州一中的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大众近期需要,还要着眼于再长一点时间,即学生成为职业工作者以后的持续发展。

好高中外传:

众人认可的优秀才是真优秀

一所高中之所以优秀,不在于他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如何优秀,还在于这所高中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府乃至步入工作岗位后依然优秀,他们的优秀能够反哺母校,使社会各界认为这所高中的优秀不是徒有虚名。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最佳高中排行榜”实至名归

2009年11月,北京大学推出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如平地一声雷,给中国的高中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褒扬,有人表示担忧与置疑。

争议的焦点在于入选“实名推荐制”学校的选择标准。全国共有400余所中学提出了参与“实名推荐制”的申请,经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研究审议,最终确定了39所中学为“实名推荐制”推荐中学,北大“校长实名推荐”中学名单也被社会誉为“中国最佳高中排行榜”。这名单上共有39所中学,我省仅有郑州一中、河南省实验中学入选。放眼全国,像湖北省黄冈中学等知名学校也没有入选,各种原因让家长和学生琢磨不透。

一些教育界的观察人士由此判断,入选的这39所重点高中是满足了北大的筛选要求的,是现有条件下北大眼中的“最佳高中”。

对此,由大学杂志社组织全国“985”、 “211”等重点高等院校的教授、学者、专家及海外留学、研究人员编写的《大学指南》杂志2010年第3期专门刊文评论。在这篇名为《好高中,怎样好》的文章中,该杂志记者写道:纵观这些入选的高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学校大部分都历史悠久,校风淳朴,优秀毕业生层出不穷,在所在地区都是远近闻名的顶尖高中;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这些学校都同样出色。这些条件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缺一条都走不远,跑不快,也不会最终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北大慧眼识中。

该文章作者还认为:观察这些北大眼中的“最佳高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地方,这些共性的地方往往是每一个优秀的重点高中同时具有的。

在作者看来,“应试成绩突出”是现在一所优秀高中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升学率与重点率仍然是每一所高中都无法迈过的一道槛,甚至某些时候,这些指标可能成为评判一个高中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北大自主招生委员会对申请的400多所高中进行筛选给出的官方说法是要综合考察申请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人们推测,“办学条件”包括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水平、办学历史、校风学风等硬件,软件;“生源质量”则可能包括了当地对优质生源的集中度、历届升入北大等重点名校的毕业生总数及比例,换成可操作的现实指标就是每年从这些学校考入北大的平均人数。

从北大选出的39所高中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高中每年考入北大的人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中的前列,而重点大学升学率也一直是所在地区的龙头老大。

从郑州一中来看,在高考中,该校每年升入一本的毕业生在70%左右,其中考入清华、北大的有20余名。2008年高考中,全国知名高校在豫招生308人,郑州一中占四分之一。而在今年全省保送北京大学的20名学生中,郑州一中的学生有10名,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年面试通过的河南24名保送生中,郑州一中占据了15名。这些不可更改的数字充分说明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

如果一所学校只靠应试教育一招走天下,注定是没有未来的。从入选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的39所重点中学名单中可以看出,这些学校个顶个都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应试教育做到不怕考,素质教育做到不怕比。以郑州一中为例,学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因材施教、张扬个性,海阔天高、鱼跃鸟飞,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长学生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2009年,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鼓励特色办学,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是今后中国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所谓特色办学,通俗地来说就是个性化的学校,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平台和培养模式,不拘一格地培育学生。尽管我们的高中教育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国内一些有先进意识的高中正在进行的努力与探索。在努力与探索之中,一些高中走在了前面,而一些高中要么成效甚微,要么就是只抓着应试教育不放而在原地打转。而入选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39所中学,就是那些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走在前列的高中。

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北大荣誉榜遍贴“一中”标签

“进入北京大学读书是我一直以来最重要的梦想。孩提时代有很多幻想和美丽的梦,其中最大的理想是能到未名湖畔读书,感受最好的教育,去做一流大师的学生……”在《我的北大青春纪事——北京大学2008届毕业生毕业纪念文集》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被北京大学网站在首页上刊发,并被多家网站反复转载。2004年由河南省郑州一中保送至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韩思蒙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并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的韩思蒙只是众多郑州一中优秀学生的一位代表。郑州一中的优秀生源备受北大等全国知名高校青睐的原因不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还在于其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和以往一样,今年四月,北京大学的“喜报”如期而至。喜报这样写道:

河南郑州一中:

感谢贵校多年来一直为北京大学输送优秀高中毕业生。

2008~2009学年,贵校多名毕业生在北京大学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综合表现突出,获得了北京大学多项奖励,是同学中的优秀楷模。他们的成长凝聚了贵校多年培育的心血,谨向贵校表示祝贺!

希望贵校未来有更多的优秀学子能走进北京大学!祝愿贵校在今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