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貌似“丰满” 实则“骨感”
缓解收入差距
不差“论证”差行动
文化的软饭吃不得
“法官参股获千万分红”该怎么收场
网友调查团卧底富士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貌似“丰满” 实则“骨感”

今年以来,地处苏北的小县睢宁颇不宁静,先是搞了个《睢宁县大众信用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政府将个人信用评估按分值分为ABCD四个“诚信级别”给民众评级打分,结果招致不少声讨。前不久,睢宁又有新动作了。不过这次的“板子”似乎打到官员屁股上了:据人民网报道,近日,江苏睢宁公布了一份特殊的评选结果——“上年度会议讲话和会议形态评选结果”。通过群众票选,评出20篇“优秀讲话稿”(发言稿)、5篇“最差讲话稿”(发言稿)。

笔者好奇心特强,认认真真通过百度搜索到睢宁版本的最佳和最差讲话稿。被评为“最佳讲话稿”的是《我们都要争气》,该稿是某某某在某某某镇严管干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四个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们都要争气”的原因和动力,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被评为“最差讲话稿”的是《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照本宣科,东抄西拼,难以卒读。

如果就是说事儿,那么,无论是先前睢宁县政府给民众打分评级还是这次睢宁的文风风暴,虽说不上是轰轰烈烈的大改革,但也确实是可圈可点的“改良主义”。拿文风、会风说事儿,把政府官员的讲话亮出来晒晒,倾听群众意见并票选最佳或者最差,这至少对那些擅长“假、大、空”的南郭先生式的官员来说是一个警示。官员要取得群众支持,就必须先从“学说话”起步,摒弃废话、套话、违心话,学会说实话、真话、贴心话,说“群众爱听的话”。

但是,说“群众爱听的话”到“做群众爱看的事儿”毕竟还有不小的距离。从“政府为群众打分评级”到“票选最佳最差讲话”,睢宁的做法总有点貌似“丰满”实则“骨感”的味道。特别是票选最佳最差讲话之举,应该说切入点不错,轰动效应凸显其举措之“丰满”。但这毕竟还仅仅停留在“割发代首”的层面,即使是很好的讲话稿,也仅仅是大领导与小领导之间的受众效应。讲话好了,受众听着来劲;讲话差了,受众昏昏欲睡,会外“开会”而已。而对于根本不能登堂入室的普通老百姓,则不管你讲的好与坏,都没有听的份儿。因此,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惠于民之举。这也是我的“骨感”隐忧的由来。

文风固然要改,会风必须要革,但作为政府机器运作的系统化工程,恐怕还要在作风、效率、推动发展、普惠于民的终端结果上见分晓。这些东西才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的“硬通货”。如果仅仅是文风、会风好了,随后却拍不出同样精彩的“连续剧”,那老百姓岂不是又该调侃曰:“咦,这些当官的,真是说得比唱得好”! 党贺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