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貌似“丰满” 实则“骨感”
缓解收入差距
不差“论证”差行动
文化的软饭吃不得
“法官参股获千万分红”该怎么收场
网友调查团卧底富士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文化的软饭吃不得

某市民到农行存了300个1元硬币到个人账户上,银行收了6元钱手续费。银行解释说,清点硬币要收费,依据是《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清点零钞收费其实于法无据:一方面,清点零钞是银行的附属义务,不应再单独收费;另一方面,清点零钞属于银行自身预防风险的措施,理应由受益方即银行承担劳务成本。银行虽然是商业机构,但“公益”才是其根本属性,在收取费用的同时,应当酌情考虑弱势群体的承受力。 张瑞东 画

云南大理为修公路拆毁唐代城墙事件日前出台了处理结果:市委、市政府写书面检查,原分管副市长被免职。这个处理结果按照法律法规合情合理,但仍然令人觉得颇为诧异。这是因为近几年发生了不少为发展经济破坏文物的重大事件,虽然舆论谴责得猛烈,政府也自知理亏,但最终对于当事人的处理往往不那么得力。大理此举,不仅对一心只顾经济发展忽视文化保护的政府官员能起到警示作用,而且也能给今后同样案例提供处理的模板。

纵观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冲突,根本原因在于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思路。有人要说,神州处处争故里,不要说李白、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连孙悟空、西门庆这样的虚拟人物都被各地方政府争来争去,投入巨额经费建造子虚乌有的故居,难道不是在做文化产业吗?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出土文物和文化遗址却往往得不到保护,比如河北邢台出土四通明朝都御史朱裳碑,挖出三年了却依然无处安家,为什么没有政府愿意出钱保护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碑刻呢,因为朱裳没有名气,所以就没有保护价值。可以说,大部分地方政府对保护文化的理解更多的是从能够带来所谓经济效益的东西着眼,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没人提得起兴趣。

这种文化保护的势利眼与目前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正是GDP中心主义造成这种文化保护上的双重标准,有利于经济的,不管是真文化还是伪文化,有价值还是没价值,统统都进行开发升级。不少地方政府盲目开发子虚乌有的故居景点,其实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瓶颈,老产业搞不上去,产业升级转型又非常艰难,只好搞所谓的文化产业。这是在吃文化的软饭,不仅对文化保护没好处,对经济转型也没一点好处。 朱迅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