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李玉革
曲径通幽有爱心,陋室两间情感人。自从今年4月份以来,从纬四路十号院丁院的两间平房走出了帮困“110”、市容“啄木鸟”等7支特色鲜明的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为辖区百姓做出好事儿一串串。这两间平房,就是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红色家园365志愿者”的“大本营”。
“我们就是要通过党员志愿者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百姓每天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浩说。
昨日上午,记者随同帮困“110”小分队志愿者探访。
翁老太平添“三朵金花”
昨日是“六一”儿童节,家住农业园社区的81岁的翁克伦老太太家中来了3位客人——上午10点,上花轿婚纱摄影公司的巴幸、郭玲、张黎芳3位姑娘上门“结亲”来了。翁老太无儿无女,退而不休的她醉心于画画,室内到处张挂着山水画,阵阵墨香袭来。“闺女”们来了,家里顿时热闹起来了。
姑娘们和老太太围坐在一起,问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上有什么特殊要求,两代人交换了各自的联系电话。细心的“闺女”还特意记下了老人的生日,准备到时候给老太太隆重过生日,请她到公司拍摄生日照呢!
同一天,已从街道党工委书记位上退休多年的张淑君老人也没闲着,作为市容“啄木鸟”小分队队长,她正带着手下22名志愿者奔走于大街小巷,挑毛病、出主意,帮着办事处整治“五小”呢!
朱俊红上岗之前先“试讲”
“人的健康标准既有生理性指标,又有心理性症状认定,特别是老年人,心理疾病更不可忽视。”在红色家园的一堂课,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老师”是一位30岁左右的女士,“学生”是七八位年轻人。
这位女士是商都妇产医院的护士长朱俊红,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白衣天使”健康卫生服务队队长。小朱在业务上是“一把刷子”,但腼腆的她唯恐自己口才不好影响服务,所以,“上岗”之前特意邀请别的志愿者当听众试讲。
据了解,花园路这支60多人志愿者服务队伍都是优中选优,报名登记培训之后才能上岗的。在这支志愿者队伍中,有医生,有教师,有法律工作者,有心理咨询师,也有企业白领。
百姓“点菜”办事处“下厨”
服务不能只有一腔热情,还要心中装着百姓,才能把好事儿办好。
365志愿者工作室针对辖区居民的具体需求,将“我供你选”菜单式服务和“你点我供”订单式服务相结合,使服务更具人性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群众的需求。目前,他们已组织起7支各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帮困“110”、市容“啄木鸟”、 社区“和事佬”等服务队名称,非常具有亲和力和可操作性。
“随着党员志愿者队伍的扩大、各类人才的涌入,志愿者特色服务队也会越来越多,带给辖区居民的将是更多更贴心的服务。”王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