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气势夺人 相当出彩
我市加快建设
内河流域减排工程
中原文化进入大学课堂
“百日会战”即日起打击
发票假币银行卡犯罪
大型车辆违法占道举报有奖
控亏增盈 党员先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专家同仁盛赞《新世纪·郑州十年》系列报道
气势夺人 相当出彩

丁世显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思路决定出路 统一思想更好更快发展

新世纪郑州十年,发展又快又好的最根本原因,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既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又结合郑州实际,既一以贯之坚决贯彻落实,又随着实践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再经实践检验,又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发展思路。其中,以经济发展思路和城镇化发展思路最具代表性。

新世纪郑州十年发展的事实,充分说明思路一变天地宽,思路决定出路。

回顾总结十年来最基本、最重要的经验,展示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统一思想,提升士气,明确目标,形成合力,在新的十年更好更快地推进郑州的发展。

张百新 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

一场漂亮的宣传报道大战役

这次新世纪郑州十年大型系列报道,是在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领导的关心和亲自指挥下,省会新闻界各方努力,形成合力,打的一场漂亮的宣传报道大战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报道的成功之处有四点,一是策划在先,把宣传党的工作放在了第一位。二是弘扬了主旋律,打好了主动仗。三是创新手段、思维、方法,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新闻表述方式,提高了报道的影响力。四是在破解正面宣传难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报道重点宣传,具有真实性、可读性、趣味性。

但是,一次大的报道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何提高宣传的有效性、可读性、艺术性等,是一个大课题,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戴鹏 人民日报河南分社副社长

郑州跨越式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

郑州这十年,是发展非常成功的十年。这次的战役性报道,对各行各业报道全面具体,浓墨重彩、可圈可点,集中展示了郑州市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展示出郑州正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可爱的大都市。作为一名驻站记者,我工作在郑州市,感同身受。这得益于高水平的策划和创意,特别是报道中谋划周严,多种新闻手段并用的做法,值得借鉴。

刘先琴 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

一组精美的新闻档案

这组报道,是郑州市宣传新闻战线抓住最佳时机,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郑州市民奉献出了一组精美的新闻档案。真实报道了这十年郑州市最具有自我型、独特性的发展。这组报道是一个创新,是郑州新闻发展史的一个突破。

党涤寰 经济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

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诠释

整组报道,从开篇立意到布局,都堪称大制作,现实意义深远,大气磅礴,巧妙运用了新闻规律,从中感受到了科学发展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的突出作用,以及正确的决策对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

辛如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记者站站长

资料翔实 值得保存

《新世纪·郑州十年》大型报道,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为今后我们做成就性报道提供了一次借鉴,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记者站今后做好河南、郑州的报道,提供了很多新闻素材,报道资料翔实,写法新颖,值得保存。

代纪玲 中央电视台河南应急报道点负责人

电视报道让观众对郑州有了全景式认识

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我更加关注这组报道中电视的表达方式。电视报道让观众对郑州的发展有了全景式的认识,报道权威,很多采访的人和事都有经典性,而且报道也很生动。

韩宇宏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坚定我们发展信心的报道

目前正是全球经济危机尚在蔓延、并对我国各地仍持续发生着重大影响的时候,它检验、校正着各地的经济发展方式、模式和发展理念。这组报道、这场新闻战役,就是回顾我市近十年走过的道路,明确今后应走的发展之路,明确(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论证)我们的发展理念,坚定我们发展信心的报道、战役。换句话说,就是探索、论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势下,人口多、资源有限、甚至贫乏,科学技术又相对落后的、内陆大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问题。这样,报道就具有了较高的理论立足点,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扎实的根基。

王继兴 河南省杂文学会会长、大河报原总编辑、新闻阅评专家

最大感受:一震 一惊 一喜

这次报道战役给出了三点启示:第一,在特定的历史节点,善于聚焦特定的话题,比如即将迈入“十二五”新征程的时候,这次报道选取成就辉煌的十年,不仅在全市产生强烈的心理和情感共鸣,而且对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第二,多家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按统一节律形成宣传合力,产生了和声。第三,精心策划,着力组织,保证了这次报道赢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熊志波 新闻阅评专家、高级编辑

破解“三难” 卓有成效

新闻宣传也有“四难”: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这组系列报道就破解了三难,报道可信性、感染力强,很好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可以说是卓有成效的。

孙传恒 新闻阅评专家、高级编辑

系列报道给读者提供新的思考

系列报道有高度有深度,给读者提供了新的思考,将读者从感性转化为思想认识的飞跃。而且,报道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比如,有关数字的报道,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郑州速度的缩影。

董广安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州大学教授

精心策划 精心选题 打造精品 彰显精神

这次报道有几点值得肯定:首先是精心策划、精心选题、打造精品、彰显精神;其次是大气,整个系列报道表现出大手笔、大气势、大气概,成为主流媒体组织舆论、引导舆论、影响舆论的成功典范。

王钢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新闻阅评专家、高级编辑

不仅是新闻报道,也是思路的轨迹、思想的结晶

《新世纪·郑州十年》报道跳出郑州看郑州,跳出河南看郑州,既有高度也有章法,形成的不仅是新闻报道,也是思路的轨迹、思想的结晶。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为首的一批专家点评,又提升了理性思辨的水准。整个报道为郑州迈入“十二五”继续发力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助推,热情昂扬,气势夺人,效果相当出彩。

吕志雄 河南日报时评组编辑

报道提供了老百姓想知道的信息

这组报道破解纸媒在微博时代如何更好地发展,发出了独特声音,也破解了正面报道难的问题。过去决定将来,过去十年郑州发展如何?未来十年郑州民生又会怎样?老百姓很关心。这组报道对此作出了回答。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