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建军 高 凯 刘栓阳 文/图
5月25日下午,新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训班移师福建省委党校,开始为期10天的学习考察。连日来,从市委书记、市长等县级领导干部到局委的局长、主任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培训班50余名学员进课堂学习理论,进企业实地考察,访客商招商引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同台湾有割舍不断的地缘、血缘、文源、商缘、法缘。新郑作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建都之地,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向往的心灵故乡、民族圣地、精神家园,特别是连续五年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台胞前来寻根拜祖、观光考察。对新郑而言,福建与台湾开展交流合作的成功做法中有许多可取之经、可借之力。
福建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福建的民营经济在国内享有盛誉。上世纪90年代末,福建金帝集团投资新郑,开发建设了新郑第一座商贸城——金帝商贸城。近几年来,又有一批批福建客商如宏业纺织、众和石材等接连落户新郑,这些企业投资强度大、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为新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可贵贡献,使新郑与福建之间、新郑与闽商之间形成了相得益彰、互利双赢的合作渊源。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新郑把这次学习培训的“课堂”搬到了福建尤其是闽南,就是要通过集中授课、实地考察、走访企业、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们身临其境地学习闽南、感悟闽南、对接闽南,深入思考和研究新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和内容,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推动新郑在更高起点上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取得新跨越、新突破。
为了让学习培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新郑市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精心设置了9门专题理论课程和5个县市、4个经济开发区的实地考察。
5月26日上午,福建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主任、省政府经济顾问、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陈明森教授围绕“福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产业结构调整”专题,给培训班上了第一堂课。课堂上,陈教授重点讲授了福建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培育措施,福建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外移、产业结构升级的形势分析,中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和意见建议等内容。学员们边听边记,十分投入。
在接下来的专题课中,原福建省社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省政府顾问严正研究员围绕“福建经济发展的历程与展望”,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李新生教授围绕“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和“福建省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做法与措施”,福建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陈新教授围绕“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跨省区域合作”,福州市委党校林炳淦教授围绕“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福建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主任肖文涛教授围绕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专题,进行了详细透彻的讲解。
在连续4天的集中授课过程中,培训班学员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课下积极同授课老师进行交流,潜心研究探讨重大理论问题和福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各自实际工作谈体会、议问题、想办法,其间还到长乐市有关企业进行了走访考察,使自己在理论水平、经验知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培训针对性强、指导性强、课程设置好、实际效果好。
5月30日上午,培训班学员前往福清市,到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基地、国内显示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和出口商福耀集团以及光阳蛋业、亚通新材料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学员们走进车间认真观摩,在听讲解的同时,还提出各种问题与管理人员交流,了解产业前景、市场信息、管理模式、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情况和做法。
在数天的考察过程中,培训班考察了长乐空港园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经济开发区以及福清、泉州、晋江、长乐、惠安等地的九牧王制衣、宏远纺织、美旗物流、晋江科技、安踏集团、聚龙小城镇、万华世旺等20多家知名企业,每到一处,学员们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在学习考察期间,新郑市还组织招商小分队,有针对性地走访商会、客商,开展招商引资。6月1日下午,新郑市在前期招商洽谈和培训班在闽期间走访的基础上,在泉州举行招商活动项目签约仪式,同福建成茂实业、郑州华驰薄板、厦门榕兴纸业等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为新郑引进了3个新项目,总投资额达23.2亿元。接着又举行了黄帝故里·河南新郑——福建惠安友好城市缔结仪式,同惠安县结为友好城市,进一步巩固了新郑、惠安两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新郑与惠安、新郑与惠安籍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认真完成学习课程和走访考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同时,通过此次学习考察,也对理论政策有了新的理解,对福建经验有了新的感悟,对新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更有了深入的认识。下一步,将结合实际工作,把所学转化为服务新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新郑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