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影)国家实施“限塑令”两周年之际,农贸市场依旧是塑料袋的“重灾区”。环保人士罗先生通过本报呼吁,不从根本上找到绿色环保的替代品,白色污染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昨日清早,记者来到刘寨市场,看到市场内有很多正在买菜的市民,大多数手头都拎着一个或数个塑料袋。“不要钱,都是免费的。”一名赶早市的老人说,早就不流行拎筐买菜,都是摊主免费提供塑料袋,回家还可以当垃圾袋。“像这样的袋子一天我至少要用两捆,一捆60个。”一名摊主指着一种中等大小、薄薄的蓝色塑料袋说。
为何农贸市场“限塑”难?采访中,另外一位摊主分析说,农贸市场情况特殊,不比超市、大商场,结账、找零都是电脑操作,不会出现“零头不要”的情况。可他们平时卖菜就不一样,菜钱的零头像一角、两角的一般就不收,菜钱的零头不收却专门收塑料袋的钱,恐怕顾客会有意见的。
作为郑州环保群体的一分子,罗先生在谈到“限塑令”时无奈坦言,他也很难做到完全不用塑料袋,尤其是在农贸市场。“看来,限制使用塑料袋的政策推行起来真的是难度很大,原因还在于替代品不充足、配套措施不到位。”罗先生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绿色环保、功能性更强的替代品,既不影响人们便利的生活方式,又实现环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