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影
在人们的眼中,郑州80后创业者郝大鹏的创业历程是个“传奇”。短短两年时间,他发明的“飞鸟”玩具,授权店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并远销国外。是什么创造“神奇”?是他坚韧的性格、四射的活力和永不服输的劲头。
2000年,郝大鹏考入河南财经学院,专修工商管理专业。上学期间,郝大鹏筹钱开了溜冰场和书店,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他说:“溜冰场的生意太火了,后来因故被强制关闭。”
大四时,他又开了家饭店。在即将毕业时,他和几个好友来到上海创办了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但由于政策的变化,只经营了3个月就倒闭了。
这些并没有让郝大鹏灰心放弃。2005年,郝大鹏回到郑州,创建了一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专为其他单位作员工培训。
郝大鹏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多年的创业经历,帮助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快而准地抓到了商机。
2008年年初,朋友购买的一个专业模型引起了郝大鹏的注意。原本就热衷航模的他,脑海中有一个奇怪的冲动:我能否改装成简易玩具,如果是这样,那就太棒了。
说干就干,郝大鹏买来材料、工具,开始埋头“苦练”。一次失败了、两次失败了……6个月后,他终于成功了。
郝大鹏为自己的发明起名“飞鸟”,并开始进行生产,投入市场。最初的他,具有多个头衔,既是研发人员,又是生产工人,还是销售人员。“那时我一天就要制作近百个‘飞鸟’。”郝大鹏说,刚一上市,就出现了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火爆,天天忙得应接不暇,于是他在索凌路开办了第一家小型工厂,进行批发生产。
在“飞鸟”的火爆销售中,一个潜在危机正在逼近郝大鹏,而他却全然不知。“请问一下,我们批发的模型为什么飞不起来?”2009年年初,一个客户电话“打”醒了郝大鹏。
在售后服务中,郝大鹏发现,这批问题“飞鸟”根本不是他们生产的,但是从外形上看,却很难分辨。“市场出现了大量仿冒品。”他警觉地意识到,这意味着不仅他们的销量遭到冲击,更重要的是在损毁他们的良好信誉。
怎么办?在郝大鹏冥思苦想时,他的一个同学建议,申报产品专利。能申报吗?一问专业人士,居然真的可以。2009年6月1日,郝大鹏获得了“一种新型飞鸟玩具”的专利权。
事情出现了三百六十度转变,不仅仿冒品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还引来了第一个来自广州的销售商。不到半年时间,“飞鸟”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我们现在在义乌开办了一家加工厂,所有产品都远销国外。”郝大鹏笑着说道,“飞鸟”品种达四五种,最新研发的是带夜光灯的“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