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行居住证尚须
保障公民的福利权益
教辅书养肥了多少教育“食利者”
心安是福
荥阳救助孤儿:同享蓝天下的温暖
yhs10065
yhs1006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荥阳救助孤儿:同享蓝天下的温暖
帮扶孤儿 让弱势群体享温暖 资助孤儿 设立儿童福利日 包扶孤儿 形成长效供养机制 孤儿不孤 融入社会大家庭
检察院的同志看望孤儿
旅游局的有关同志看望孤儿

本报记者 谢 庆 通讯员 朱英杰 文/图

核心提示

孤儿,这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就像失去了阳光的幼苗。失去父母,生活、求学、医疗这些孩子们生存最基本权利,在失去了父母的阳光温暖之后,则显得那么渺茫。如果得不到及时帮扶,他们将无法生存或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这个周末,是荥阳市的第3个儿童福利日。这一天,将会有35名失去亲人的孤儿加入这个特殊的群体,与其他孩子一起,同享蓝天下的温暖。

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荥阳市针对孤儿形成的现象,摸索出了党政机关、慈善组织、社会群体共同承担责任、变帮扶为包扶的孤儿救助新方法,让孤儿同享蓝天下的温暖,打造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帮扶孤儿 让弱势群体享温暖

朱森源,荥阳市崔庙镇小学六年级学生。父亲朱占伟是在私人石料场的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的,母亲也随之改嫁,那时他才上小学一年级,从此,小森源也就成了孤儿,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朱森源的家在荥阳南部山区,近几年,这里的石料、石灰等建材和煤炭开采及运输业发展较快,意外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不少家庭带来了不幸。据统计,在全市197名孤儿中,仅南部山区的贾峪、崔庙、刘河、环翠峪四乡镇就占有104名。而山区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又不高,这就为孤儿的成长带来了诸多困难。

2008年初,荥阳市委、市政府把帮扶孤儿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于4月14日,下发了《荥阳市帮扶孤儿实施方案》,把全市孤儿分到各单位、实施“对口帮扶”,重点是保障孤儿有人教育,有学校就读,有能力就医,有基本生活保障。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对口帮扶”取得了一定成效,孤儿的生存条件和成长保障有了极大地改善,但由于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个别单位的帮扶力度不大,孤儿仍处于贫困的边缘,影响了这个弱势群体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

资助孤儿 设立儿童福利日

2009年5月份,荥阳市依照“落实一件事就干好一件事,资助一个人就让这个人融入社会大家庭”的社会救助方针,以“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为主题,按照《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的通知》精神,设立“荥阳儿童福利日”,以唤醒公众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期通过活动和帮扶,营造保障孤儿合法权益,有利于孤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荥阳市第一个“儿童福利日”于5月22日在该市的人民广场举办,市四大班子领导共同出席了这个特殊的节日,并为孩子们捐了款。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向与会人员倡议,企业为孤儿捐出一天的利润,机关单位为孤儿捐出节约的一笔开支,职工捐出一天的工资,市民、学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钱。主办单位以展板的形式公布了部分孤儿的生活困难状况,很多人站在展板前久久不愿离去,并把这种同情怜悯心转为了自觉地捐款行为。部分孤儿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小小年纪,失去父母,他们是不幸的,可他们又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呵护。所以,他们又是幸运的,对此,孤儿们无不感激万分。

“荥阳儿童福利日”这天共接受社会捐款75万多元,其中荥阳教育体育局一家就为孤儿捐出了20多万元。据查证,针对孤儿这一特殊群体而专设“福利日”,在河南省当属首次,荥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荥阳儿童福利日”,并在市人民广场举行活动。

包扶孤儿 形成长效供养机制

事实上,一个孤儿也就是一个家庭,也正在影响着一个家庭。所以,荥阳市在成功举办“儿童福利日”之后,在对此前孤儿的帮扶工作进行总结后认为,孤儿正处在成长阶段,他们的生活、学习、医疗必须得到足够应有的保障,也就是说,在他们18周岁以前,或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其基本生活合法权益必须拥有。所以,市委、市政府在原有帮扶办法的基础上,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孤儿帮扶机制的意见》,把满足孤儿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确立了下来。

在教育帮扶方面,荥阳规定孤儿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就学帮扶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孤儿在进入大学阶段的帮扶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5000元。生活帮扶来自三个渠道,帮扶单位每月为帮扶孤儿提供300元;荥阳慈善总会在此基础上,每月再为孤儿发放200元救助金;市民政局将孤儿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额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于孤儿的看病问题,荥阳慈善总会资助孤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对大、重病孤儿,帮扶单位每年可再救助5000元。

荥阳市的这个完善帮扶意见除了在物质上要求帮扶单位尽到应尽的责任外,还规定了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不定期到孤儿家中走访,了解其生活、思想、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直至帮扶对象到成年或参加工作为止,这种实质上由帮扶到包扶的过渡,已彻底解决了孤儿的生活问题,每个孤儿定期都可以从自己卡上取到700至800元的生活费用,这在荥阳,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仅此一项,荥阳市属各单位就要拿出100多万元,慈善机构要付出近50万元,市财政纳入预算的有25万元左右,孤儿救助问题切实做到了组织到位,管理到位,工作到位。

因为纳入了目标考核和长效管理机制,各单位也积极行动起来,显示出应有的热情,在孤儿最盼上做文章,在孤儿最急上见真情,在孤儿最需上求突破。市检察院为了方便孤儿监护人统筹安排孩子的生活,一次性付给了一年的生活费和助学金。市老干部局分包了两个孤儿,每一季度,局长和书记都要亲自到孤儿家里送钱送物,和监护人进行沟通,保证孤儿的健康成长。市文化局今年初在得知有个孩子已毕业时,积极与其取得联系,并安排她到一家大型超市工作。贾峪镇孤儿董玉娟因学习劳累得病后,煤炭局的领导不但及时前往探望、安慰,还两次送去了5000元医疗费,从而保证了孩子的正常治疗。

孤儿不孤 融入社会大家庭

有了完善的长效保障供养机制,市供销社包扶的孤儿是朱森源,爷爷、奶奶再也不用为小森源的生活学习犯愁了,每月慈善总会的200元救助金和低保金都会按时打入孩子的固定银行卡,供销社每季度都会派人把900元生活费送到家里,小森源和其他孩子一样快快乐乐地在课堂上学习。

在荥阳市的这197名孤儿中,年龄最小的是贾峪镇槐林村二组孤儿张亚楠,五年前其父亲在一次车祸中死亡,当时她还没有出生。在她的记忆中,只有身体瘦弱的奶奶和痴呆的爷爷,可在近一年中,孩子又认识了鲁晓炜阿姨和王智勇叔叔,他们两个分别是市民政局的副局长和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由于小亚楠年纪小,局长李伟民就委托他俩,常去看望小亚楠,并不时带些小礼物,时间长了,孩子见了他们也如见了亲人一般,搂抱撒娇,没有生疏之感。

而年龄最大的就是广武镇张庄村四组的张利营了,姑娘今年已20岁,是新乡师范学院英语系的学生。2001年她父亲因车祸去世,其母改嫁。在以后的小学、初、高中阶段学习中,她基本依靠的是政府、集体救济和乡亲们的帮助。2009年,好强的姑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对口包扶单位荥阳市民族宗教局,立即送去生活帮扶款和教育帮扶款,荥阳慈善总会为其发放了5000元爱心助学金,鼓励她完成学业。张利营对此感激不已。每逢考试结束或节日她都要给民族宗教局和慈善总会写信,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情况,让叔叔、阿姨一起分享她的快乐。

又是一年春草绿。春节前夕,张利营在来信中说:是你们给了我希望,让我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学习,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啊!我一定发奋读书,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争取用优异的成绩贡献社会,并将心中的那份爱心传递给别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