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25
52
妻子的“外遇”
老公上榜
平淡才是
给孩子找竞争对手
爱的储蓄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25
边东子 著

柳德承看到此处,忽然悟道,这会不会是李合营的爹写的呢?嗯,说不定!他那会儿就说过,他专门研究官府菜,而且他还知道祝家菜……

这么着,柳德承一来是听说李合营倒了霉,想来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了,说不定李合营也是名厨之后,自个儿就更应当尽辅佐之责。二来呢,他也想核实一下这书是不是李合营的爹写的。

说着,柳德承拿出了那份校样,问李合营:“您瞅瞅,这是不是他老人家写的?”

李合营匆匆翻了两页,说了声:“您稍候。”就跑到避世阁中,取来了那个雕漆木盒。他打开木盒,也拿出了几张旧纸。柳德承接过一看,竟然就是《中国官府菜考》中所缺的“祝家菜之历史”!

柳德承的手抖起来了,他赶紧眯着眼细细读起来:“相传祝三小姐的祖上乃一代名臣。他不但颇有政绩,且能诗会画、谙于音律、博通古今。尤为难得的是,他全无士大夫‘君子远庖厨’的偏见,对烹饪颇有研究。又因祝家乃世代书香,他秉承门风,对子女教育极严。故而他家无处不有书,无处不有诗。他以为,‘吃’是人生不可或缺之事,故而要吃得好,吃得符合养生之道。但光是吃得体壮还不行,还应有益于精神。于是他才潜心研究,终于创出了色、香、味、形、意俱全的祝家菜。以使子孙在‘吃’之中不独能满足口腹之欲,且能受诗、词、曲、赋的熏陶。但如许多官府菜一样,祝家菜亦有许多戒律:一为不得以此经营,谋取钱帛。二为不得以此阿谀,谋取官爵。三为不得以此炫耀,贬抑别家。但后来祝三小姐在上海开店,经营祝家菜。人们就不知其为何要破戒经营了……”

“这,这是怎么来的?”柳德承捧着那两张清样问,声儿直发颤。

原来,这份校样是出版社给李合营爹的,“文革”中被造反派当“黑材料”搜去后弄得残破不全。落实政策以后,又被夹在一堆看似无用的旧纸堆里还了回来,李合营竟然一直没发现。直到前几个月,他和老婆收拾东西才翻出来。

李合营说:“我对不住您。我一直没把祝家菜给宣扬出去。这里头有别人的原因,也有我的过。我想好了,撷萃楼我不能叫它轻易就倒了。事在人为,只要我有一口气,我就得叫它立着一天,只要它立着一天,我就要重振祝家菜!”

14

第二天,李合营就决定把留神居和眺楼盘出去。虽然卖的价太低,可总能抵一部分必须马上缴的银行利息,剩下的就拿出来,推祝家菜。至于还欠的几十万,再想法子还。

一个月之后,那位爱吃炸酱面的老先生果然找到撷萃楼来了。不过,这回不只他一位,而是十来位,男女皆有。为首的是一位导游小姐,手举一面小旗,上书“南洋烹饪寻根团”。那位导游小姐介绍说:“这几位先生、太太都是中国烹饪的仰慕者,在海外都是餐厅老板、名厨师、美食家。这次是专门回来旅游考察的。他们听说近年来国内兴办了不少个体餐厅,所以除了和著名的大饭店、大餐厅交流以外,还准备看一些个体餐厅。团长先生早就推荐了你们撷萃楼。”

原来,那位爱吃炸酱面的老先生竟是这“南洋烹饪寻根团”的团长。他接着那位小姐的话头儿,拉着柳德承的手说:“离开老家几十年,就想吃北京的炸酱面。可现在哪儿有炸酱面,又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找不着啊!现在北京变化太大了。因此我才撞到那家饕餮餐厅去。要不是碰上您,我这吃炸酱面的梦都圆不了。真得谢谢您。”

其他的人没等落座,就纷纷提问。有的人问:“老板,你们这里有什么拿手菜吗?”

有的问:“你们的生意好吗?”

那位老先生又拿起桌上的小纸片看,又围着餐厅角上的儿童乐园转。

这会儿圆圆和芳芳过来奉上香茗,李合营请大伙坐下,说道:“我们这餐厅虽不大,可是我们的柳德承柳老师傅本事大。中国八大菜系里的名菜,没有他不会的。他还拜名师学过御膳菜……”

李合营本来用的是个先抑后扬的法子,预备最后介绍柳德承最拿手的祝家菜。不成想,客人们刚一听到这儿就叫开了。都要求柳师傅介绍介绍御膳菜。柳德承说:“那您几位怎么不去仿膳呢?那儿是御膳菜的正宗。”

后来还是那位导游小姐说明白了。原来,由于旅行社事先没安排好,仿膳临时又有更重要的接待任务,弄得“烹饪寻根团”竟然没能到仿膳去考察、交流。这不但是“烹饪寻根团”的大憾,也是旅行社的大过。所以,那位导游小姐也希望撷萃楼能去此大憾、补其大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