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抢抓机遇 加大投入 强力减排
扎实推动环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郑州拟三年
改完棚户区
西瓜打擂 瓜王“连庄”
看报道谈东区
很震撼很自豪
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确保夏粮高产高收
以生命践行庄严承诺
用行动诠释为民情怀
全省交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以生命践行庄严承诺
用行动诠释为民情怀
——再记巴沟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可山

以生命践行庄严承诺

用行动诠释为民情怀

本报记者 孙志刚

你是一颗火种,从河洛大地燎原。

你是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巴沟浅山土岭上。

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便成百姓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连日来,本报关于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可山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当前全市“创先争优”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张可山这位基层优秀党员的楷模成为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榜样力量无穷,身边典型更具魅力。为了深入挖掘张可山的事迹,记者再次走进巴沟村,更深刻地感受张可山这位基层优秀党员的爱民情怀和共产党人的本色。

27岁那年,张可山对党旗宣誓:为了党的事业,在生命的最后一秒我仍要坚持战斗!

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我们伟大的事业。张可山对党一片赤胆忠心,他的信念何来?翻开张可山那尘封的档案,答案就在里面。

发黄的稿纸上印着毛主席语录、入党志愿书的扉页是毛主席头像,这份证明张可山党员身份的材料里留下深深的时代烙印。

上世纪60年代,张可山就怀着对中国共产党无比的敬仰:“在我内心深处,对党有着无限的热爱,愿为党忠心耿耿、奋斗一生,党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张可山诚恳表白。

张可山曾用过“张孬”、“张可三”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改为“张可山”沿用至终。1969年7月27日,在他任巩义市城关公社巴沟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时被批准入党,年仅27岁。组织对张可山的考察十分严格,入党材料足足有54页,证明人十几位,最终这位久经考验的“战士”如愿以偿。

张可山敢闯敢干,不畏困难、身先士卒。 巴沟村实施“引水上山”水利工程时,他留给大家的印象最深。李元勋见证了这个过程:“巴沟的水利工程是张可山带头干出来的,在马寨沟挖水池,他不怕冷自己先跳下水;不怕苦,不怕困难,越是不好搞,越是非干不可。”

“没有干不成的事。”张可山常说。18天办起砖厂投入生产、两年苦战引水上山、扩大浇地面积粮食增产成先进……他干过的件件实事,都记录在发黄的档案里。

张可山拼着命干,积劳成疾。

(下转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