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生活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先查信用后恋爱
谁有钱嫁给谁?
悔意留在昨日
爱从来不只是个人的事
杜拉拉赢在情商
一百亿的起点
最聪明的糊涂
夸孩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悔意留在昨日

四十多年前,男的在码头上做装卸工人,一天,收了工,筋疲力尽,准备回家,远处走来一位姑娘:淡绿色的衬衫、纯净如水的眼睛,美丽的两条麻花辫搭在肩上,就像一棵初春的嫩柳,又像一阵清新的四月间的风。她是他初中时的同学,她那么美丽,他羞愧起自己褴褛的衣衫和满头的灰尘,但还是抬起所有的尊严,挺直了身子。姑娘欣喜地呼唤着他,她没有忘记初中时那个英俊、聪颖过人的少年。这声呼唤,触动他心灵里最柔软的东西,几使他感激涕零。

他是资本家的儿子。虽然,父亲也曾是进步的民主人士,“文革”时,还是在劫难逃。

他们开始了交往。她入迷地听他谈哲学、文学。她痴痴地看他在纸上挥洒出一片铁画银钩。他的前程完全是未知数。她执拗地跟他来往,全然不顾家里的反对。

1977年恢复了高考。他考上了名牌大学,她却落榜了。他要去上海读书了,在码头边,他们依依惜别。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就像那被风灌得鼓鼓的帆。她惴惴不安。现在,她是丑小鸭了。她仍在工厂做工,那个年代工人的地位也不低,但她心虚虚的。他说:“毕业了,我回来。”

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他,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青睐。多少系里系外的女孩暗恋着他。校长的千金和他同班,对他暗生情愫。校长是他们的现当代文学老师。校长洞悉女儿的心事,他本人也喜爱这位学生,想把他留下来。有时候,校长让他到家里帮忙整理资料并留下吃饭。许多同学都看出了一些苗头,只有他自己,心无旁骛,沉浸在一种纯净的学术氛围里。他也想留校,甚至开始留意她可调动的单位。

他们初中时的一位同学,也在这所大学读书。一次回家,他委婉地暗示她:校长的千金看上了他,可能他会被留校。她所担忧的事终于来了。反复地思虑,她无法割舍这个心爱的男人。她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写信给学校的校长和书记,说自己是他的未婚妻(其实那时他们并没有婚约),并请组织上照顾,毕业后让他回原地。

校长父女突然对他冷淡起来,留校的事情再也没提起。他隐隐感到有点反常,但没有去探究。他回来了。在轮船码头,她在等他。终点就是起点,他也并不怎么失意。他在当地的一所普通高校任教。他娶了她。

他们跟所有平凡的夫妻一样,生儿育女,柴米油盐,精打细算。虽然,精神上并不是没有距离。婚姻,有美满的,可过的,可忍的,不可过的这么几种,他们应该属于“可过”的那一种。他永远记住在码头,她那声亲切的呼唤。她的心头,总是有那么封信。所以,他们彼此包容着。现在,他们有了孙辈了。黄昏时,他们经常去码头边散步。

终于有一天,她说:“我这辈子有件事瞒着你。我曾以未婚妻的身份写信给你们的校长、书记,要求学校照顾我和你的关系,分配你回来。现在,我们老了,不说出来我闷得慌。你不怪我吧?”他怔了怔,面朝远处金光粼粼的海面舒了一口长长的气,淡淡一笑,他说:“都过去了,还能怪什么?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夕阳,他将她揽入怀中。她两行眼泪,在岁月的皱纹里尽情流淌下来。   摘自《羊城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