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毛钱处方”呼唤医德的回归
“拖着不办想回报”
户籍改革“扩前院”也要“保后院”
普通矿工9年义务献血9万毫升
大海觅“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一毛钱处方”呼唤医德的回归

江苏常州一位市民到医院为孩子看拉肚子,医生只开了一毛钱的药,就治好了孩子的病。令家人十分感慨。(《扬子晚报》6月9日)

“一毛钱的商品”本来就是稀有之事;当下这个“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一毛钱处方”让人“震惊”理应是人们自然的反应。毕竟“经济为首,利益先行”的理念早已成为了这个社会的常态。而被喻为“白衣天使”的医生队伍,却“不幸”成为这场利益博弈的受益者。所以,将这等“一毛钱小事”搬上媒体,当在情理之中。

诚然,透过这样一个“一毛钱处方”来表达人们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忧虑不免有些“儿戏”,在某项统计数据中显示,“医生信任度”已经降到了与日本近几任首相的支持率一般。过多的“外部忧虑”并不能对“崩溃的内部”起到多少纠正作用。事实上,药品回扣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是医药代表和医生彼此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只开贵的、少开对的,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换言之,“对症下药”的良好医德早已被“看回扣开药”取代。“根据经验,我们带了500元。”新闻中张先生这句话就是对现行医务系统弊病的绝妙讽刺。

面对“乱象百出”的医疗系统,改革的呼声与骂声也一同高涨,然而事实上,医改问题依然与教育问题一样严峻。不可否认,当前医疗领域的许多医生都有着超强专业能力,可是个别医生却常常忘记杏林春暖、悬壶济世的本分,将病人视作“自动送上门”的唐僧肉,“开单提成”收受医药产品销售方回扣的现象屡禁不绝,不但给患者带来沉重医疗负担,也成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重大掣肘,流毒之深可想而知。

在指责医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分析这类流毒的产生源泉,以便纠正。仔细想想,其实“回扣之事”来源无非出自以下方面:一是医疗系统管理不严,药企为了换取更多订单,往往会私下与各层级、各科系的医生达成“共识”,“回扣链”随即产生;再者,可能医疗系统本来就有此类“规章制度”,与官员“政绩决定升迁之事”大有雷同之处。到底,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后者才是流毒产生之源。

除却以上这些“回扣之事”,其实医疗卫生体制的不完善才是人们抱怨根源所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是直接导致看病价格失衡的主要原因,当中很可能存在人为独占公用资源的因素;其次,就是公立医院的高度垄断地位,使得医疗系统失去良性的竞争机制,会让医院卫生系统的“公益性定位”荡然无存。再者,就是药企的竞争机制也相当混乱。解决好以上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毛钱处方”理应当属稀有之事,但在这个医德稀缺的节骨眼,应当被看做是一件好事。呼声永远都只是声音而已,只有在医疗体制、良性的竞争机制以及药企的管理上进行根本改革,方可在根本上解除人们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忧虑以及对“一毛钱处方”的感慨。 张东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