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 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出自设的胡同
于尘埃中凝视出花朵
苦难止于诗
藏在木头里的琴声
妒忌犹如一株毒草
张学良家族世纪之谜
真实的“赤壁之战”
诀别爱情的那段凄美传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于尘埃中凝视出花朵

张丽钧

有个朋友,帅而颓废,一副铁了心与痛苦做情人的样子。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在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之间,我永远选择前者。”他是个悲观主义者,对消极的东西似乎情有独钟。

还有个人,称得上是我的精神导师吧。我在读不懂他的文字的年龄邂逅了他的文字。后来,我在现实的鞭打中长大,眼里一回回揉进了屈辱的沙子。红肿着眼睛,再读当年那些凝重的文字,竟读得心悸不已。当我站在讲台上,给少男少女们讲他那篇说尽生命的凄凉也说尽生命的柔韧的文章时,我强调,“你们必须喜欢上这些句子:‘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我宁愿先将某种精神的疫苗提前注射到孩子的体内。

这些年,我一直在暗处打量着那个人,我注意到他对盲童们说的一番话:“你们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却不能走。那么健全的人呢,他们想飞但不能飞——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健全人也有局限,这些局限也带给他们困苦和磨难。很难说,健全人就一定比我们活得容易,因为痛苦和痛苦是不能比出大小来的,就像幸福和幸福也比不出大小来一样……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一个被命运绑架到轮椅上的生命,实现了自我救赎,以飞翔的姿态弃绝了那辆悲怆的轮椅。

那个做定了“痛苦的情人”的朋友,在每一朵花里看出了尘埃,而尘埃也确乎是每朵花的必然归宿。问题是,这种大智大恸的“悲凉预支”究竟能给在花朵前伫立的人带来几多有价值的生命体验呢?如果世间发明了一种透视眼镜,能让你轻易观看到血管里奔流的血液,你会戴它吗?

真相,有时是用来面对的,有时是用来超越的。史铁生曾感喟:“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

我喜欢读也喜欢讲他那些微凉微温的文字,我以为这些文字的魅力在于,于尘埃中凝视出花朵。恼人的尘埃,一刻不停地殷勤覆盖着生命。每个在世间行走的人都背着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行囊,行囊里装着的是越积越多的死去的日子。上帝均摊给每人一杯痛苦,但心的容器却有能耐把它扩充成一桶痛苦或减缩成半杯痛苦。只是我说不清楚,这两种人究竟谁离苏格拉底更近些。

摘自 《广州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