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郑 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1
3
tpzz2100616
tpzz210061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端午节传承郑州的习俗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与春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三节”,是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古今通行。传承郑州城乡的习俗,至今仍被民间所重视,并寓意新的内容。

端午节时值初夏,也正是虫媒病害繁殖和疾病多发季节,因此人们便围绕除毒辟邪驱灾活动。除了吃粽子等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活动外,还有一些具有保健防病、寓意深远、又有风趣的习俗。

端午节到来之前,郑州近郊的村民有天不亮上山采艾,到河渠旁摘菖蒲的习俗,然后拿到城内集市上叫卖,城市居民也有买艾购菖蒲准备过节的习惯。端午节天亮之时,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插上了艾草和菖蒲,这两种植物都有杀虫作用,插在门窗上可禳毒气,屋内外墙角还要洒雄黄酒(雄黄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药材),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前额和耳鼻等处,大人则喝雄黄酒,来除五毒,避邪气,作为预防暑季疾病的方法,(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癞蛤蟆五种虫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知道了雄黄之类的砷化物有致癌作用,饮雄黄酒习俗也改掉了。另外,还有些心灵手巧的群众剪一些除害灭病的剪纸,贴在门窗上,这也是一种有新意的卫生宣传形式。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家家户户都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头戴一朵朵石榴花,人们认为石榴花是吉祥花可辟邪除灾。出嫁的女儿这天也回娘家,她们用绫罗制成桑葚、樱桃、黄瓜、葫芦、十二生肖等,内装香草,用彩色线穿成串悬在钗头和小孩背上,可以使小孩避免伤害、惊扰和瘟疫的传染。这些小物件,人们又称为“长命缕”。城乡的儿童一般都要穿绣有五毒图案的黄色、红色布做的兜肚,这也是一种保护儿童的辟邪物。五月端的中午,城乡群众还有烧大蒜的习俗,即把整头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给孩子吃,一个孩子独吃一头,不能分吃。以烧食独蒜为最好,因“独”谐音“毒”,孩子吃了烧大蒜,夏季不拉肚子,腹内不长虫。除此之外,辖区城乡群众还有一项节日里重要食俗活动,包粽子,油炸菜角、糖糕等。乡村中流传有:“五月五麦子熟,包粽子过端午的民谣。”说明包粽子过端午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按照城乡群众的习惯,粽子则以江米小枣粽子为冠,一般用苇叶包扎,煮熟,粽香扑鼻,它那绿叶、白米、红枣相映成趣,吃时佐以绵白糖,凉甜爽口。形式上有三角粽、宝塔粽、枕头粽等。此外,郑州城乡群众还有端午油炸菜角、麻叶、糖糕的习惯。从以上风俗可以看出,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具有民族凝聚力的民间节日,是一个预防疾病,讲究卫生的良辰吉日。而此日的饮食,也为端午的活动增添了几分乐趣,增加了绚丽的光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