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最舒适的鞋子
倾听
别生春天的气
拿破仑的秘书不好当
告自己谋反的宰相
李白为何无缘科考
胡志明和他的中国恋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最舒适的鞋子

朱润柏

英国民间流行一个故事,叫《约翰逊的鞋子》,说英国有一种交换鞋子的风俗习惯:你往马路上一站,摆出一种特定的姿势,表示愿意和别人换鞋子,别人愿意的话,你得出点钱贴补对方。

约翰逊那天就站在十字路口和别人换鞋,换了以后,觉得穿上仍不舒服,于是继续再换。钱,一次一次贴了很多,直到傍晚时分才好不容易换到一双鞋子,穿在脚上很舒适。回家一看,原来竟是早上自己穿出去的那一双。

故事中约翰逊花了一天时间只为寻找更舒适的鞋子,没想到穿着舒适的依然是自己的鞋子。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像约翰逊的一天,总是为寻找更好的生活而奔走、离乡,殊不知我们生命的基点依然在自己的家乡。

像约翰逊一样,只有换了一天的鞋子后才能体会到自己鞋子的舒适与安全。唯有远走,唯有离乡,我们才会有真正精神层面上的故乡,才会以一颗饱满炽热的心热爱家乡,体会乡愁,才会理性地反观内心和我们一切追求的意义。

“乡愁”就这样存在着,它是上帝赋予每个有灵魂的人找回自己的细线。它是如此的细致与密集以至于不经意地触及就会导致深切的思考。

“乡愁”正是那些背负着梦想而背井离乡之人生命的牵绊。它将过去与未来、前世与今生用一种空气似的氛围所包裹,无论你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总有那么一个地方让你魂牵梦绕。因为早在儿时,你的灵魂已经寄托在你的家乡,你所有单纯和美好的记忆亦留在了家乡。家乡此时已非单纯物质意义的家乡,而成为了你精神世界建构的方位,已成了我们哲学体系建构的坐标。它是根、是本、是生命,而“乡愁”正是生命的艺术。

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日渐老去的人们发现追求一生的东西不是环球旅行,不是金字塔,不是巴特农神庙,不是……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轻轻召唤着游子的家乡。“家乡”已然成了一种信仰。一种回归生命本真的冲动驱使着所有游子踏上回家的路,然后又出走,又回来。生命就这样以“乡愁”为原动力不断地轮回着,最终安静地葬在家乡后山的小坟堆中。

我想,最终能闻着家乡土壤的气息,任凭家乡潺潺的溪水从指尖流过,平静地望着远行者,安详地以所有对家乡爱的回忆安度晚年,才是我们所要找的那双最舒适的鞋子。

摘自《西安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