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众参与与“群众路线”
“班长”应尽“校长”之责
共产党人要常修德
应客观评价我国居民购买力与消费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应客观评价我国居民购买力与消费力

居民购买力是境内常住住户为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从市场购买货物和服务的货币支付能力。购买力的强弱及其实现过程顺利与否,是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确定消费政策,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前提。因此,购买力水平反映了市场所能提供的能量和容量,关系到内需的大小与潜在能量,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前途。

当前,尽管中国已成为生产大国,但并非消费大国;尽管有不少媒体报道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但中国的整体购买力仍然不强,消费仍显不足,中国经济的第一大驱动力仍然是投资,经济增长仍然需要依靠投资来拉动。因此,在分析与评估经济大势时,仍应客观看待近几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增长情况,尤其对居民购买力和消费能力,需要做出理性客观的分析。

居民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不匹配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从我国居民的情况看,工资收入是城乡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城镇,工薪收入占家庭收入来源的比重达到70%;在农村,农民工工资收入占到农民工家庭收入的40%),长期以来,低工资、低收入状况直接导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成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低于人均GDP增速。1991~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既分别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10.4%)2.1和4.9个百分点,也分别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速(18%)9.7和13.1个百分点。

从全社会资金流量看,劳动者报酬和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也慢于国民总收入增长,导致2000年以后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出现快速回落的现象。2000年以来,除了2001年和2007年两年劳动者报酬增速快于国民总收入外,其余6年劳动者报酬增速都慢于国民总收入。2000~2007年,居民财产净收入年均增长9.3%,低于同期国民总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较慢导致其占居民初次分配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4.9%下降至2007年的4.1%。

居民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也慢于国民总收入的增长,大大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已成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主要障碍。

与国际比较我国消费驱动力偏弱

购买力不高决定了消费能力不强,造成多年来居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增长缓慢。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要低于GDP总量的国际地位,增速要慢于GDP的增速。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而GDP总量居世界第4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为882美元,而人均国民收入(GNI)为2370美元,居世界第132位,不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的10%,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NI平均为37571美元,俄罗斯为7730美元,巴西为5860美元,印度为950美元。

1990~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和人均水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6%和6.6%,比同期GDP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低2.4个百分点,两者之间的差幅呈扩大趋势。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增速慢于GDP增速的差幅从1990年至2000年的2.3个百分点扩大到2000年至2007年的4.8个百分点;人均水平的差幅从2.2个百分点扩大到3.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低、增长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6.3%,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多种因素削弱购买力的增强

一是消费差距大,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整体上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不仅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极为严重,垄断性行业工作人员的收入明显高于一般行业工作人员的收入。如在城镇居民内部,2009年城镇居民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03年的5.30∶1扩大到2009年的5.5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由7.33∶1扩大为7.95∶1。

少数人占有大多数财富,高收入群体储蓄率远高于低收入阶层。从储蓄结构看,分布极不均匀。最高收入户平均储蓄率达38.1%,不仅高于最低收入户(5.1%)33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7%)9.4个百分点。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损坏经济增长的效率,也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空间,使中国巨大的潜在购买力难以充分释放。

二是居民大部分余钱难以形成即期有效购买力。改革开放前,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10.6亿元,年均增长13.1%。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64761亿元,年均增长25.9%。

从城镇居民的人均储蓄率看,1990年为15.2%,2000年达20.4%,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27.5%和28.7%,表明近年来城镇居民有1/4多的收入存入银行。从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看,1990年为8.8%,2000年达15.7%,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11.3%和11.7%。尽管城乡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潜在购买力较强,但由于居民负担重,社会保障水平低,储蓄多数是为了防病、子女教育等不时之需,并不能形成即期有效需求。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是较高的。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用于医疗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由2003年的人均476元增加到2009年的856元,增长79.8%,2009年医疗保健的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6.98%。高价位的药品,高额的医疗服务费使居民家庭的医疗支出加大,看病已成为居民的沉重负担。此外,住房、教育等的高额支出,也大大增加了居民的生活负担。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使不少居民谨慎消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显然很低。2009年,我国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仅为11%,而最高的德国2006年达到56.7%,法国达到42.1%,美国达到35.24%。在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他们对于已失去劳动力的老弱群体给予了较为充足的照顾。而我国,因为还不富裕,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只能保证维持基本的生存与温饱。支出高、保障低,加大了居民的后顾之忧,直接导致了居民紧缩消费、加大储蓄的力度。

总体上看,我国新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正在建设过程之中,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还较为薄弱。人们对未来的生活保障预期存在着不确定性,缺乏必要的安全感。一般居民的应对之策就是增加储蓄,即使是那些低收入者也不例外。据统计,城镇居民有近1/4的收入要支付教育、医疗保健和居住三大支出,如果加上购房支出,则这一比重要更高。因此,尽管城乡居民具有一定规模的结余购买力,储蓄率较高,但并不表明会产生强盛的现实购买力。

三是城乡消费失衡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占人口比重一半以上的农村消费并没有真正启动,这部分农村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不到30%,城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在3倍以上。2009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153元,人均消费支出3993元,仅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和32.6%,因此,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决定了农村消费规模在短期内还难以进一步扩张。

综上所述,判断居民购买力的强弱,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误导,应从购买力的结构、分布状况,购买力的有效性和强弱性等进行分析,要看到收入增长的同时,一些刚性支出也在削弱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应该看到,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增长只有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才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反过来,居民消费增加也会驱动经济增长。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保证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形成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良性互动。只有有效提升居民购买力,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下一步首先要加大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力度,使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将经济增长和职工收益密切挂钩,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将两者增长关系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之一,力将三年内逐步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提升为45%左右。

其次,要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的同时,要逐步提高失业、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所有项目的社会保障力度,解除或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 劵 文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