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市长撑起20亿元家族资产的背后
穷富混居能促进社会阶层融合吗
没有道歉
就没有社会和解
文化传承
不是只挖祖宗的遗产
散装水泥: 绿城低碳经济扬帆前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散装水泥: 绿城低碳经济扬帆前行
贡献:使用散装水泥节能环保 发展:资本涌入产业初具规模 关键:政策为推广保驾护航 未来:“推散”助力新农村建设
郑州市散装办组织建筑企业进行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演示会
散装预拌砂浆在我市建设工程中得到应用

本报记者 孟 斌 文/图

核心提示

郑州市散装水泥使用量连续5年雄踞中西部城市首位。以去年全市推广使用散装水泥620万吨计算,一年综合节约经济价值3.8亿元。

使用散装水泥不仅可以节约使用大量资源和能源,还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2010年,被世人誉为“低碳元年”,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将下降40%~45%。低碳环保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

那么,郑州使用散装水泥的情况怎样?未来推广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在全国散装水泥宣传周期间,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贡献:使用散装水泥节能环保

6月14日,在陇海路与文化宫路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一辆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全封闭地将一车搅拌好的混凝土运到工地,并通过封闭长管,将混凝土卸载在建筑中,其过程并无粉尘飞扬。

现场一位老工人告诉记者:“以前用袋装水泥,现场搅拌,不仅噪音大,而且粉尘多,一天工作下来,整个人就变成了灰头灰脸的‘泥人’。现在改用散装水泥,在专业场站搅拌,施工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散装水泥是相对于袋装水泥而言的。”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袋装水泥从生产企业到使用单位,需要经过多次运、卸、搬、垛的过程,粉尘飞扬;而散装水泥采用的是密封运输,操作机械化,不仅改善了劳动条件、净化了环境,还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省建材院专家认为,水泥散装化不仅仅是水泥包装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流通方式、建材技术和建筑施工方式的一场革命。散装水泥的集中使用,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程周期,还避免了现场搅拌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建筑质量隐患,保证了建筑物质量安全。

根据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统计的标准,每推广使用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标准煤153.29吨,减排粉尘100.5吨,减排二氧化碳450吨,二氧化硫0.333吨;每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节约水泥800吨,节约标准煤133.09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1800吨;每万吨预拌砂浆可节约水泥430吨,节约标准煤71.53吨。万吨散装水泥的综合节约价值达60万元。

“目前,郑州市散装水泥使用量已连续5年雄踞中西部城市首位。以去年全市推广使用散装水泥620万吨计算,一年综合节约经济价值达3.8亿元。”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李爽介绍说。

按照预测,今年,全市推广使用散装水泥有望突破700万吨、预拌混凝土720万立方米、预拌砂浆20万吨,继续保持中西部城市第一,将实现节能减排综合经济效益4.4亿元,其中,节约标煤11万吨,减少粉尘污染3.15万吨,为打造碧水蓝天新郑州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被世人誉为“低碳元年”,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将下降40%~45%。低碳环保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但是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包括散装水泥在内的建筑材料行业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由此可见,使用散装水泥事关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建设低碳、环保、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发展:资本涌入产业初具规模

作为全国第一批“禁现”的城市,我市自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这一政策催生了工厂化方式生产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新兴行业的产生。

为了争夺这一市场,企业都投入了巨额资金,意欲在这个行业大展拳脚。郑州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是参与散装水泥行业的新秀,它生产专用汽车为散装水泥运输服务。郑州宇通和新飞专用汽车等知名企业也参与到散装水泥产业链的构造中来。

本着“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社会各界资金发展预拌混凝土产业。

“如今,那些1000多万元的搅拌站,大多都是个人、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像这样的搅拌站全市已经有58家,累计投资18亿元,设计生产能力3772万立方米,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专用车辆1000余台,直接从事混凝土行业人员近万人。”李爽介绍说。

现在,从散装水泥的生产、商品混凝土、干混砂浆、水泥预制构件到物流运输的配送,建筑施工等现代产业链正在形成和逐步完善。

随着城市对环境的治理越来越严,为建筑行业提供统一配送材料的市场还将扩展到更多的领域。2007年9月1日,我市作为全国第一批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十个城市之一,按时启动了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一纸“政令”带来了无限商机。嗅到这一信息的资本开始行动。

由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控股的郑州筑邦建材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投资4000万元从欧洲引进最先进的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干混砂浆能力20万吨,是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的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干混砂浆行业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坦言。

为了支持预拌砂浆产业的发展,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先后对一批企业予以支持。同时,扶持一些公司建成预拌砂浆生产线,使我市的预拌砂浆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

目前,全市已建立预拌砂浆企业20多家,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为我市发展散装预拌砂浆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政策为推广保驾护航

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我市散装水泥使用量从95万吨猛增到620万吨,预拌混凝泥土和预拌砂浆从无到有,年推广量已达640立方米和20万立方米。我市散装水泥事业不仅圆满完成了“九五”、“十五”散装水泥发展计划,散装水泥使用量连续5年跻身全国省会以上城市前列,而且已成为中西部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为绿城低碳经济作出了较大贡献。基于此,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先后被商务部评为“十五”期间全国发展散装水泥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连续15年被评为 “河南省发展散装水泥先进单位”。

在散装水泥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成为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早在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社会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商品混凝土”;2004年,商务部等七部委(局)发布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

2007年,国务院分别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这两个“国家级”的文件中都列入了鼓励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在加大发展散装水泥的力度上,河南省、郑州市相继出台了禁止现场搅拌、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以及配套政策等一批政策,对散装水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12月14日,市政府以政府令形式颁布实施了《郑州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其中,关于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征收管理这一财税政策,对落实“限制包装、鼓励散装”的方针和推动散装水泥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核心作用。

“这将给散装水泥推广以及相关企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郑州诸多散装水泥企业表达了这一观点。

未来:“推散”助力新农村建设

尽管我市散装水泥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北京、上海等全国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追赶全国标杆城市,当前急需解决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问题。”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市农村水泥使用量约占全市总量的50%,但散装水泥使用率不足6%,急需提高农民使用散装水泥的积极性。

农村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是我市“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前景光明。

仅2007年一年,郑州市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近百万吨,节约包装费一项就达3000万元,节约标准煤7800吨,节电720万千瓦时,减少水泥粉尘排放5000吨。同时,就地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3000多人,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节能减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网点建设上,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农村推散工作中,合理布局,对推散网点进行重点扶持。扶持中牟县水泥储运库、巩义市盛世混凝土有限公司等4家农村推散网点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行重点扶持。

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建推广散装水泥示范县、示范点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农村散装水泥工作有序展开。目前,我市新密、登封被评为河南省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市)。

截至目前,郑州市已有3个县(市)实现了城区内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目标;建设农村推散网点15个,固定用散点118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当地农村的推广使用交叉网点。

“今后,将抢抓建材下乡的机遇,重点解决我市农村散装水泥运输、储存、计量设备设施缺乏的问题,研究适合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设施装备和物流配送模式。让农民能够就近方便购买质优价廉的散装水泥。” 李爽表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