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神厨
暗访十年
第三帝国的兴起
老郑州的豆腐行业
乡村健走日
书法
国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神厨
边东子 著

李合营又讲了他们怎么办的八珍宴和诗谜宴,卓主任一听又笑了。她说:“你们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吗?叫‘席前不谈诗’。在宴席前谈诗是一大忌,原因是有人不懂诗,可能要出丑。而且会有人认为谈诗的人是在卖弄学问。我把诗谜宴搞出来,一是为了多赚些钱,支援抗战,二是为了让那些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出出丑。真的卖诗谜宴恐怕不一定合适。不过以诗意入菜倒是可以的。”

中午,卓主任提出来要请大家吃饭,这可是正宗的祝家菜。卓主任笑眯眯地说:“壮士以武会友,文人以文会友。我们都爱好烹饪,我们就以菜会友嘛。”

卓主任今天做了四个菜。菜虽不多,可是真漂亮!不但三位年轻人啧啧连声,就连柳德承这位祝家菜的真传弟子、精通八大菜系名菜的名厨也看得出神了。

第一款是“松”:以肉片、鸡片为“松干”和“松枝”,以青菜为“松针”,最妙的是中间有一堆惟妙惟肖的“松果”,是用鸡肉卷嵌上松仁制成,所以有一股淡淡的松香。

第二款是“竹”:只见盘内盛几段竹筒,周围又配以鲜笋。竹筒是由上下两爿合成,一打开,就见里面排着好几个以竹叶做成的小卷,竹叶卷中有以江米笋丁和虾肉制成的馅。因为装在鲜竹筒里蒸制而成,所以有一种竹子的香气,香得挺雅。

第三款是“菊”:此菜是用新鲜的菊花瓣烹制而成,是个时鲜菜。那花瓣有黄、白、红、紫四色,不但好看,而且有菊花香气沁人心脾。柳德承一看就说:“做得好!做得好!”他说:“菊花入菜,并不是新鲜事。过去宫里头在秋天也常做这菜,一是图个时新,二是菊花有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不过要掌握好火候才行,稍有过,便会有苦味儿。卓主任火候掌握得正好,到底是有本事。”

第四款是“莲”:只见一个汤盆中,有白莲、碧荷、假山,盆中有一池绿水,水下还有莲藕,俨然如一个玲珑剔透的盆景。那白莲是用百合、虾肉制成。假山是用荷叶裹莲蓉、鱼蓉做成山石状。绿水是用菜汁兑进莲子羹中而成。这款菜因为有荷叶、莲子,所以有一股莲荷的幽香。

柳德承又激动,又高兴,乐呵呵地对三位年轻人说:“瞧见没,这就是祝家菜的特点,不但‘色、香、味、形’俱全,而且有‘意’!”

18

关于祝家菜,卓主任和柳德承、李合营还发生了一场争执,卓主任不同意打祝家菜的牌子。她说,祝家菜虽说是她们家的祖传,可是到她父亲那辈儿的时候,几乎已经失传了。她不过是利用了这个名儿,其中许多菜是开豪妮梦时重新整理出来的。而这里头,有好多人的贡献,比方宋妈啦、柳德承啦,因此,不能叫“祝家菜”。而柳德承和李合营又坚持要叫“祝家菜”。二来呢,卓主任的爱人反对,他说,要推,也得等到公款吃喝的歪风被刹住了再说,可李合营说,如今改革开放,既然能给国家创汇,大家又都喜欢,还是早点儿推出为好。再说,那帮“食公”们,没有祝家菜也照样花天酒地,跟有没有祝家菜没什么关系。虽说卓主任也认为此话有一定道理,可到现在也还没吐口说可以推。因此周老先生投资撷萃楼,专营祝家菜的事,就拖了下来。

不过,那位周老先生已然表示,甭管最后怎么定,他是一定要投资的。他已经和李合营商量好,还要建一个“中国饮食文化馆”。以寻求中国饮食文化的“根”和“源”为宗旨,发掘整理中国历代名菜佳肴,以及各个菜系、各个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精华;集研究、开发、展示、销售于一体,让顾客在吃的过程中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它的源远流长。祝家菜(甭管以后叫不叫这名儿)在其中必得占一席之地。

另据柳德承的侄子说,前些天,卓主任忽然想起要去看看柳德承新装修的小屋,柳德承居然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是:“一间小屋,没什么可看的,您又怪忙的……”

卓主任开玩笑说:“唷,我还没有看到过你这样羞答答的样子嘛。有什么秘密啊?”

这么一来,柳德承只好陪卓主任去看自个儿的小屋。

进了小院,卓主任说:“德承兄,这么多年,你连个家都没有,多苦哟!”

柳德承说:“我有家。”他指指他侄子的房和自个儿的小屋。那间小屋刚装修完,从外边看,只是漆了漆门窗,没有什么大变化。

卓主任摇头叹气:“唉,你又不是不懂我的意思。”

柳德承说:“我懂,我懂。您不知道,我心里一直有个家。”说着,他推开了他那小屋的门……

只见这屋里的门是雪白的,墙是雪白的,镶着轧花玻璃和仿铜塑料把手的门窗以及窗上挂的百叶窗帘也是白色的。而地上铺的一小块化纤地毯,沙发上配的软垫,却是红色的。墙边做了一个装饰用的壁炉。壁炉上放了个花瓶,里头插了一朵鲜亮的荷花。墙上还挂着一个镜框,里面镶着一张复印的《祝家菜谱》的封面,是“祝三小姐”的手书,有“调世间百味,求人生真谛”的题字;一角还有用好几种笔书写的“柳大哥”,字迹秀丽、端正……

柳德承眼里噙着泪,嘴上带着笑说:“您瞅,这么些年了,不该忘的,我都没忘。”

当时卓主任看着这一切,挺感动……

(完)

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