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排队送礼”背后
不止是权力寻租
空调也撒谎?
真该治治电动车了
看现实利益如何与虚无缥缈对接
父爱缺失与父爱付出
新密“民主评议”风暴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新密“民主评议”风暴调查
“软硬”环境下的突破 “民主评议”剑挑痼疾
新密民主评议动员大会会场(资料图片)
新密出台的一些文件

本报记者 李明德 文/图

核心提示

河南新密市,这个地处郑州西南40公里的县级市,近年来不断寻求新的经济突破口和经济转型模式。而每次的大动作,总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前不久,新密市的“民主评议”事件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因为,在此次评议中,新密市转变以往评议模式,痛下决心,剑挑痼疾。对评议落后的三委局进行通报批评,相关领导也受到诫勉谈话,其中有五个科室领导被当场免职。

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主评议”犹如一场狂风暴雨。不但浇醒了整个新密市的行政机构工作人员,也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洗礼。很多经历过和没经历过这场“风暴”的人,都对此拍手称赞叫好。

这个以资源而兴起的城市,缘何会下如此狠劲刮起这场“民主评议”风暴呢?风暴的背后究竟又存在着什么样的真相呢?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新密“黑金白银”之痛

河南新密市,这个曾以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多年来一直以“黑白”经济而被外界所熟知。煤炭属于这座拥有近80万人的一张“黑金”名片,被称之为黑色经济。而当地历史悠久的造纸行业与“黑金”形成了鲜明对比,被称之为“白银”或“白色经济”。

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黑一白经济,给新密市带来了滚滚财富。也使一部分精明人搭上了飞速致富的快速列车,书写出了许多一夜暴富的传奇人物。

“黑金”使他们的腰包飞速膨胀起来。刹那间,众多当地人融入到“掘金”行列中,小煤窑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遍地开花。

随着煤炭行业的升温,一些“掘金”者为了赚取更多的金币,对煤炭的开采甚至达到了疯狂的境地。在那些“黑金”的背后,也演绎着“黑血”与“黑泪”的真实故事。

而与“黑金”煤炭经济形成鲜明对比的“白银”造纸行业,在那个年代也犹如雨后春笋般突冒而出。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新密市在大力挖掘“黑色经济”煤炭资源的时候,以大隗镇为代表的造纸业却热了起来。300余家大小企业400多条生产线,遍布整个大隗镇的村村角落。热闹的发展局面,使大隗镇被外界誉为“中国造纸第一镇”。

日夜轰隆的机器声,哗哗产出的纸张犹如印钱的机器,村民们自此踏上了致富之路。产出的纸张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一些客商也慕名前来采购。装满了纸张的大卡车排成队,像老牛一样喘着粗气源源不断地把产品运往外界。

可是,由于当初的造纸技术落后,在追求经济最大化同时,他们忽略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这种高耗能、高污染在严重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时候,大隗镇醒了,新密市也觉醒了。他们痛下决心,绝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深受污染之害。

于是,整个新密市刮起了一场环保风暴。恰巧,全国此时也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保风暴。借助全国刮起的环保风暴力量,新密市痛下决心,关停、整合了一大批造纸企业。由原来的300多家,逐渐整合到现今的23家,并且配备了现代化治污系统。

以保护生存环境为目的的整改措施,使整个新密市逐渐恢复了自然面貌。

然而,“黑金白银”经济虽然给新密市带来了可观的财富,挣足了面子的同时,他们不得不面临着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有限的资源总有一天要枯竭,资源枯竭后的新密该如何走?资源型城市留下的痼疾该如何铲除掉。

“软硬”环境下的突破

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不再依靠有限的资源而追求GDP的增长率,这是目前我国所有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一个通病。新密市也未能逃离出这个怪圈,在大的气候环境下,新密市寻求跳出这个怪圈的夙愿显得格外急切。

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讲科学的“硬”发展就没道理。五小工业遍地开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曾是许多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一道尴尬的“风景线”。它昭示着县域经济亟待突破发展的“围城”。必须尽快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新型化科学发展的“华丽转身”。

新密市在认清了自身发展“方向”之后,开始实施“软硬”两手齐抓共管的模式,开始进行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嬗变。

自此,新密市拉开了转变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序幕,同时党政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也被列入最主要的工作。

新密市专门成立了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局,并且还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以此来保证“软硬”经济环境。

在新密市提出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的背后,又提出了农业围绕“一优双高”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为重点。促使“种养加、农工贸”结合,使农业跳出了传统农业的小天地,开始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大舞台。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现今已成为该市经济的主力军。跳出了“黑金白银”经济模式的新密,寻求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在这条充满了希望和未来的大道上,新密市把优化经济环境确定为工作的重点。在2009年金融危机袭来时,该市提出把2009年确定为“企业服务年”。以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基本任务。并且还召集30多名干部组成的12个工作组深入辖区委局企业,向1万多名党员征求发展大计。他们结合市情,梳理出调整产业结构、保障社情民生、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改进干部作风等“十大难题”。要求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基层,大力开展调研活动,寻找破解难题的好办法。委局侧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改进作风调研。企业围绕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生产方式、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调研。学校围绕明确办学思路、扩大办学规模、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调研。医院则围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办百姓满意医院调研。这些来自一线的调研报告,为新密市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新密市把该年确定为“优化发展环境年”进一步深化了“软硬”经济环境。

新密市在资源转型的背后,把“软硬”环境作为发展主要内容来齐抓共管。这种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式使新密市在“软硬”经济环境方面寻找到了一个符合该市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民主评议”剑挑痼疾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不改出路必定变成死路。

新密市的破茧化蝶式经济转型,使新密人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那些多年来甚至几十年来沿袭下来的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和模式并非能朝夕就能改变过来的。

新密市委、市政府在把2010年确定为“优化发展环境年”的同时,思路也伴随着实际情况,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礼风暴。

2010年5月18日,新密市“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民主评议大会在青屏剧院召开,全市35个职能部门(含垂直管理部门)及其101个内设科室、站所参加评议。评议内容为: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依法办事、工作作风、勤政廉政等情况,科室、站所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执法工作以及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情况。

评议采取现场集中发放调查问卷、“光电阅读机”即时读卡、当场公布评议结果的形式。评议员从1000名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和个体户代表、离退休老干部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评议员库中随机抽取,评议过程中,由选聘的18名监督员全程监督、公证人员现场公证、电视台全程录像、参评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来保证评议的公开、公平、公正。

最终,经过评议综合排名前五名的部门和前十名的科室、站所被通报表彰,排在后三名的新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煤炭局被通报批评。排在后五名的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科、市法院执行二庭、市药监局食品药品检验所、市煤炭局执法队、市药监局药品监管科的负责人被当场宣布免去现职。

“民主评议”风暴,使新密市在快速推进经济发展和转变工作作风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新密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薛晓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先找到问题的存在,找到问题后必须挑破病症的痼疾。只有这样才能够发展,才能够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

“民主评议”后的效果

新密市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主评议”犹如一场狂风暴雨。不但浇醒了整个新密市的行政机构工作人员,也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洗礼。

记者在新密市调查采访的多天中,所到的众多委局和单位让人能深刻地感受到工作作风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靳文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以前工作时间中午不敢喝酒,现在连大蒜都不敢吃。怕下午工作时候口中有异味,给前来办事的人留下不好印象。”

徐福贵,新密市人大代表,也是参与此次民主评议的评议员。他激动地对记者说:“这次的民主评议非常公开、公平、公正,力度也很大,效果也是最好的一次。以往都是对委局进行评议,没把科室纳入其中,对于评议靠后的单位只是通报批评下。这次不但把科室纳入到了评议中,而且还对落后的科室负责人直接进行免职。这在新密市来讲是第一次,估计在全省直接一下子现场免职那么多领导干部恐怕也不多见。群众对此反映非常好,这对于很多其他委局和科室领导也无形中增添了很大压力,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工作不认真,为人民群众服务不好就得离岗。但愿今后像这样的评议越来越多,能形成一种常态化。”

新密市青屏耐材厂总经理范小莉,这个从事耐材行业20多年的女企业家做梦也没想到竟然自己会被选作“民主评议员”。她说:“在评议的前一天晚上9点多接到新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电话通知,告诉我第二天参与评议。那一刻,我深感激动,做了几十年生意,从未体会过这种主人公的感觉。在评议现场,我庄重地在评议单子上写出自己公平、公正的意见。通过这次评议,给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很多部门现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以前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办个事情是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我做企业的在这方面感受最深刻。”

新密市出租车司机王晓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以前我们出租车司机最怕看到交警,现在交警执法非常人性化。就是去缴罚款我们心里也舒坦,因为到那里他们会像对待客人一样热心对待我,要是对罚款有异议,处理起来速度非常快,结果能让你心服口服。麻烦没了,气也顺了,各个方面都非常和谐了。”

新密市委书记王铁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新密市这次民主评议活动,之所以能这么成功最主要是评议对象科学圈定,评议内容合理确定,评议办法公开公正,评议结果动真运用。这次民主评议大会是新密市‘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受到了全市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对于我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我深信在今后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会在新密市刮得更广,真正能吹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