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郑州检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文明与检察工作并肩前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让文明与检察工作并肩前行
——郑州市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纪实
昨日上午,市检察院党组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与会人员集中学习了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人民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和高检院《关于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检察院活动的指导意见》,并就如何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祖伟在会上强调,卢展工书记的文章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为进一步扩大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力度,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院的统一部署,自6月21日至25日,全市检察机关按照“统一时间,集中行动,分级组织”的原则,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本次宣传周是全国检察机关第12个“举报宣传周”,主题为“依靠群众,反腐倡廉,服务大局”。图为郑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祖伟在举报宣传周期间接待来访群众。 (王影)
市检察院着眼于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将“文化育检”作为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营造浓厚的检察文化氛围。他们开设了图书馆、阅览室、文娱活动室,为干警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使干警在娱乐中陶冶了情操、接受了教育。图为检察干警在阅览室内读书 。        (樊群学)
为庆祝建党89周年,郑州市检察机关组织优秀党员,在郑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丁力的带领下,参观兰考焦裕禄烈士陵园,体会革命精神,在七一前夕开展了一次生动的党员教育活动。         (戴飞)

本报记者 王晋晋 通讯员 王红霞 周庆华

2009年以来,郑州市检察机关在加强法律监督,认真履行检察职能的同时,不断加深加强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精神文明创建在郑州市两级检察机关成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催人奋进,可以浸润心灵,可以春风化雨,可以凝聚人心。而当这种种力量凝聚在一起,铸就的不仅是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创建的里程碑,更是一种推动检察工作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是一个团结有为、积极进取,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工作集体!2009年以来,该院在市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从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提出了“服务大局,突出办案和监督,建设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争创人民满意检察院”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四个领先、四个不能发生”的工作标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精神文明创建与检察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两发展,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检察工作的有机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市院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金水区院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先进检察院”,有4个基层院进入全省先进检察院行列,多项工作受到高检院、省院、市委表彰,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7项,105名个人立功受奖,涌现出了一批以“绿城卫士”、“十佳检察官”为代表的先进个人。成为郑州跨越式发展壮美画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重拳出击

打造平安郑州

郑州市检察院认识到不能简单地把文明创建作为一项荣誉牌,而是要作为打造平安郑州、创建和谐郑州的基础工作来做。该院始终沿着“围绕服务抓创建,抓好创建促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并重。

●检察公诉维护“平安郑州”。该院检察公诉工作充分发挥打击和惩戒职能,确保了刑事案件办理的快速高效,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2009以来,全市刑事诉讼监督有罪判决率、实刑率和重刑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该院承办的高建华等人贪污抗诉案件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检察系统“十佳诉讼监督案件”。与此同时,郑州市检察机关在全国检察系统率先制订出台《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若干意见》、《郑州市人民检察院、郑州市司法局关于轻微刑事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暂行办法》,建立了刑事和解与人民调解相衔接工作机制。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

同时还制订了《郑州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适用无逮捕必要若干意见》和市公安局联合会签《关于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的若干规定(试行)》的文件,推出七项“非羁押”工作机制,引起省院副检察长兰荣增、副检察长贾世民高度关注。“非羁押”工作机制适用以来,先后使594名犯罪嫌疑人受到政策感召,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144名在校学生因未被羁押而完成了学业。

●反贪反渎、预防职务犯罪,打造“廉洁郑州”。 面对腐败高发多发的严峻形势,郑州市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部门率先在检察系统推进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采取“抓系统,系统抓”等有效做法,深入社会关注的行业和领域查办窝案串案,2009年有2件案件评为河南省检察机关反贪系统“十大精品案件”。

郑州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突出办案重点,建立和完善了六个工作“机制”,着力查办了一批社会影响恶劣、当地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渎职侵权犯罪大要案,被最高检授予全国“十佳反渎职侵权局”荣誉称号。

《郑州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填补了郑州市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立法空白。检察机关参与对政府有关部门的考评,形成了以《条例》为平台,以考核为措施,检察机关督促、指导、协调,各部门组织落实的预防工作格局。

●民行检察构筑“活力郑州”。 民行检察构筑“活力郑州”。 郑州市检察院首创 “民行一体化”管理机制。被高检院在全国民行检察系统进行推广。实现了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制度,强化了对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的跟踪监督。这一做法被省检察院和最高检察院推广。为郑州各类经济主体提供了平等的法律保护。郑州市检察院民行部门还积极维护公共利益。以直接起诉、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刑事附带民事等方式成功办理了郑州炼油厂、佛光发电厂、河南狮鼎有限公司等国资流失案件。被高检院民行厅确定为民行工作联系点。2009年,全市民事行政检察提请抗诉同比上升50%,改变率100%。

以人为本 提高干警素质

郑州市人民检察院一直坚持人是检察机关精神文明的创建者,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创建文明单位才有坚实的基础。在文明创建工作过程中,该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紧紧围绕文明创建的工作部署,始终把提高干警素质摆在第一位,把案件质量作为第一要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现了全员积极参与创建、乐于创建、主动创建、坚持创建的良性循环。

为使全院干警综合素质提高,院党组从“四高”入手,一是人事管理要高水平。该院着眼于从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实现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努力探索融检察办案、队伍建设、事务管理为一体的绩效考评办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奖惩等一系列办法,初步建立起面向全市两级院,以“目标引导、量化考核、奖优罚劣、激励发展”为特点的长效机制,有效激发了全市干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文化建设要高品位。郑州市两级检察机关办公大楼内处处悬挂彰显着浓厚文化蕴涵的字画,建设了干警图书阅览室,经常性组织春节联欢会、歌咏比赛、书画展览、读书演讲比赛等大型文化活动,同时利用局域网、互联网络建设电子阅览室,开展文化建设,时时处处对检察官进行着追求公平正义、忠于职守,依法办案的职业理念教育;三是人员发展要高素质。市检察院制定和启动全员培训计划,建立干警培训考试档案,以考试加考核为主要推力的干警学习培训机制初步形成。与清华大学签订为期三年的合作培训协议,去年对两级院20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轮训;开设了“检察官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听课达到4000余人次;开展了公诉、侦查、计算机应用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技能培训20余次;举行了全市检察机关岗位业务技能大赛,共有39人获得了郑州市职业技能“状元”或“能手”称号;组织了首次全市检察干警全员考试,极大激发了干警学习自觉性;四是文体活动要高质量。郑州市检察院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拿出专项资金,在办公楼B1层设立棋牌室、健身房、乒乓球室,经常组织干警参加体育活动。近年来,市检察院除利用春节、元旦、五一、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外,还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仅去年以来就达1000多人次,每次竞赛活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市检察院先后多次荣获竞赛活动组织奖。在今年全市市直机关运动会上,市检察院派出了100余人的参赛队伍,积极参与体操、象棋、乒乓球、扭秧歌等八个项目,取得了可喜成绩。

多项改革

创新检察工作

按照院党组“服务大局,突出办案和监督,建设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争创人民满意检察院”的指导思想,郑州市检察院成立了“六项建设”工作领导组和专业化建设、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三个领导小组,对原有的141项规章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办案质量责任终身制度》和《办案综合质量指标体系》全面下发,“案件质量年”活动正式启动,使全市2007年1月以来办理的8万余起案件得到了全面评查。检务保障各项制度全面完善,走出了一条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新模式。

随着《2009年-2011年郑州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发展规划》和《2009年郑州“数字检察”六项建设》正式实施,内外网站全面改版,机关网站群全部建成。此外,该院还建立了检察专线网视频接访系统、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开设了互联网查询、触摸屏查询、大屏幕查询、电话查询,来访群众可通过触摸屏,或者拨打电话直接查询有关案件信息情况。不仅增强了执法的透明度,而且提高了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

反贪部门通过建立侦查指挥协作机制、案件移送机制、公开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机制等,实现了侦查工作“由供到证”向“由证到供”、“供证结合”的转变,单项工作受到上级检察院的表彰。反贪部门制定出台的《郑州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执法办案内部监督规定(试行)》,进一步规范了检察干警的执法行为,得到了省市领导王文超、赵建才、马懿和王璋的批示及肯定。

反渎部门则建立和完善了营评结合的线索管理、灵活高效的侦查指挥、控侦捕诉的内部协作、解难析疑的咨询决策、严谨务实的安全保障、执法机关的整体合作 “六项工作机制”,成功查办了一批社会影响恶劣、当地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大要案。

监所检察部门则大力查办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案件件数和查处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50%和210%,位居全省前列。

在服务郑州跨越式发展的工作中,郑州市检察机关积极努力,在全市成立了16个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对2009年以来全市356个民生工程项目全面推行廉洁准入制度,为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系上“安全带”;在郑州部分乡镇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办公室,建立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办预防工作制度;与工商、税务、城建、金融、司法、药品监督、林业等35家单位会签了预防职务犯罪文件,为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预防对策和建议。2009年,预防部门共监督工程近百个,涉及资金17多亿元,发现并纠正了10余起围标、串标、诱导评标、评标结果不正确等问题,防止财政损失2000余万元,全市的个案预防率保持在90%以上。

创建为民 构建和谐社会

郑州市人民检察院把文明创建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实现检察工作便民、利民、为民。郑州市两级检察机关接受网上举报,设立了“检务公开”大厅、以大型电子显示屏公布所有案件的诉讼流程;对有争议的不捕、相对不诉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公开听证。制定了疑难复杂有争议案件听取涉案当事人意见制度;并邀请人大代表对部分自侦案件全程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集访的申诉案件邀请人大代表到会进行公开答复并逐一解决;大大增强了检务公开的透明度,五年来,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实行首办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实行定领导、定部门、定专人、定方案、定时限,包质量、包息诉,保证做到案结事了。被最高检授予“文明接待示范窗口”。

面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郑州市检察机关检察官们用爱心、真心加耐心,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针对涉检信访问题,郑州市检察机关建立了首办责任制、领导包案责任制、 “五包三指定”等多项涉检信访工作机制,他们把一件件群众来访或上访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使得事件不落实不松手,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用实际行动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在检察机关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据统计,2009年以来,郑州市检察院对上级交办和自查出的多起涉检信访案件,全部按期办结,实现了止争定纷,案结事了,息诉率达到100%。

检察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郑州市检察机关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新闻媒体和群众代表来检察院参加恳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加以改进。同时,他们在全市开展“五进千家行”大走访活动,深入到辖区单位和乡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郑州市检察机关还开通了民生热线电话,在一些乡镇(街道)设立检察工作联系点,先后制定了检察长接待制度、业务部门负责人预约接待制度等。群众如有问题向检察官咨询或反映,既可以打电话预约,也可以在检察长接待日到郑州市检察院进行反映。

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和涉检信访困难人员,郑州市检察机关则探索建立了经济帮助、法律援助、社会救助、心理疏导的“三助一导”制度,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法律带来的温暖。当事人朱某因借款与他人发生纠纷,故意将他人财物毁坏,后被判刑6个月,刑满释放后,朱某情绪极不稳定,多次到司法机关并做出过激行为。心理咨询及时介入,经过心理暗示和药物治疗,朱某日前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朱某说:“你们的救助做到了我心里!”建立“三助一导”制度一年多来,郑州市检察机关已对10余名刑事被害人、涉检信访困难人员进行了司法救助,救助资金达5万余元。

郑州市检察机关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有关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曾在郑州市检察院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市检察院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开创了新局面;市人大常委会将大力支持检察工作,希望市检察院的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检察系统的前列。”

通过文明创建,广大检察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全市检察干警积极参与对失学学生、特困生、残疾人和困难职工的帮困扶贫工作,院党组成员、各支部和每个处级领导干部都有帮扶对象,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市检察机关还与多家部队、武警单位结成共建单位,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书》,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谱写了新形势下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新曲。

回首过去,郑州市检察机关精神文明之花鲜艳夺目;放眼未来,郑州市检察机关将以饱满的热情,进一步强化措施,创新方法,不断开创文明创建工作新局面,推动全市检察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