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土坑变天坑与公众科学素质何干
公交票价循“双轨”
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入学和就业带来的社会学提示
八万亿元财政收入给公众带来什么
郑州“控烟令”12年来为何落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郑州“控烟令”12年来为何落空
郑州“控烟令”已执行12年 “控烟令”为何落空 强力控烟郑州在行动
我市已连续多年开展控烟工作(资料图片)

6月3日,世博会联合国馆举行了“无烟城市”庆祝活动。此前,为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提出的目标要求,国家卫生部提出,从2011年1月起,我国内地将禁止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场所吸烟。

吸烟的危害人所共知,因此,继去年洛阳、无锡、上海等7个城市成为全国首批“无烟城市”建设试点之后,今年1月15日,天津、重庆等7个城市又成为国际“无烟环境促进项目”入围城市。

早在12年前,我们郑州市就实施了公共场所“控烟令”。然而,近日记者在我市街头走访发现,很多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都没有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不分场合“吞云吐雾”的烟民也比比皆是。

面对众多城市争相创建“无烟城市”的热潮,人们不禁要问:“控烟令”为何不起作用?我们郑州离“无烟城市”还有多远?

公共场所吸烟者随处可见

餐馆、网吧、超市等场所,是我市吸烟的“重灾区”,不少烟民在公共场所大口大口地抽烟,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

在东明路上的一家网吧,刚进门,记者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烟味。网吧里烟雾缭绕,几个打扮时尚的小青年正一边上网一边抽烟,虽然室内的换气扇正在运转,烟味仍然很重。记者四下张望,并未看到“禁止吸烟”的提示牌。问到为什么不阻止顾客吸烟,网吧老板刘女士对记者坦诚相告:“吸不吸烟是顾客自己的事,我管不着。再说,如果我们不让顾客吸烟,那些吸烟的顾客就不愿意到我们这里来上网,这不是自断财路吗?”

让人感觉啼笑皆非的是,我市的部分网吧虽然张贴了禁烟标志,却同时在桌上摆放着烟灰缸。餐馆、饭店中的吸烟情况也十分普遍,大多数饭店不但没有禁烟标志,在餐桌上放上烟灰缸,几乎成了很多饭店特别是中高档饭店的“标准配置”。

洗浴中心、KTV、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更是不乏吸烟者。由于休闲娱乐场所的空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导致浓重的烟味久久不散。在陇海路上的一家洗浴中心,记者看到,几位顾客一边悠闲地躺在大厅里休息,一边吸着烟聊天。烟民路先生说,来这里就是为了休息和放松,哪能不抽几支烟解解乏、提提神呢?

不仅室内公共场所的吸烟现象比较严重,室外公共场所也随处可见吸烟者的身影,众多小烟摊、烟酒商店对未成年人买烟是来者不拒,市区繁华地段、机关单位的擦鞋机上、住宅楼电梯间等处,变相的烟草广告也赫然在目。

在紫荆山立交桥下面的公交站牌边,聚集着几十位等候公交车的乘客,两个男乘客旁若无人地抽着烟。烟雾随风飘过来,几位女士闻到烟味后,厌恶地甩着手捂着鼻子躲开了。市民杨莉气愤地说:“现在公共场所抽烟的人到处都是,吸过的烟头随手乱丢,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还有火灾隐患。我对那些不讲公德随意吸烟的人很反感,但也无可奈何,在路上遇上了,只能快走几步躲过去,抽烟的人应当考虑一下周围人的感受。”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我市的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虽然设有禁止吸烟的标志,但很多地方的禁烟标志粘贴的位置不显眼,常常成了“聋子的耳朵”,形同虚设。

商场、超市等商业场所人流密集,大多数设有禁止吸烟的标志,见到吸烟者,营业员会马上出面制止,销售区域已经鲜见吸烟者。但商业场所的卫生间、楼梯间却成了很多“老烟枪”们“过烟瘾”的地方,无人过问。记者走进花园路上的一家商场卫生间,一股烟味马上扑面而来,浓烈的烟雾呛得记者立即转身离去……

郑州“控烟令”已执行12年

众所周知,长期吸烟不仅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极易发展成为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尼古丁依赖”。

省人民医院戒烟门诊的李大夫告诉记者,国家卫生部发布的《2010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显示,中国的吸烟人群高达3.5亿,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接近100万,超过了艾滋病、结核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总和,是全世界最高的。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在吸烟者中,约有半数最终将死于吸烟所导致的疾病,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被吸烟”而使健康受到损害。所以,吸烟有害健康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个人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己,造成的“二手烟”也悄然危害着吸烟者周围的人。因此,市民杨莉很是不解:“大家都知道吸烟不是好事,我们郑州市为什么不像别的城市那样大力创建‘无烟城市’,使市民出门后不再被动吸烟了呢?”

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立法禁烟方面我市曾走在了全国前列,可以称之为全国控烟的“先锋城市”。

据郑州市爱卫办副主任李凤芝介绍,从1998年9月1日起,我市就颁布实施了《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确定了“限定场所、单位负责、加强教育、严格管理”的原则,明确规定,市区的幼儿园、学校、礼堂、商场、医疗机构、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公共交通工具、邮电及金融业营业厅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大力提倡创建无烟单位。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要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不得摆放烟具;禁止在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公民有权制止吸烟者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

该条例还明确要求,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所在单位应当设立吸烟检查员,实行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对违反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的,检查员可责令改正,处以5元罚款。此外,在考核城市管理工作时,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也成为市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应当说,这部法规实施12年来,对于制止市区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倡导全民禁烟,发挥了一定作用,我市各大场所设了5000多名吸烟检查员,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进行制止。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我市的医院、影剧院、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抽烟的人已经很少见,公交车上的吸烟现象也销声匿迹。

“控烟令”为何落空

虽然我市年年都在宣传控烟,全社会开展了大量控烟工作,然而,公共场所的吸烟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控烟令”为何效果并不明显呢?

显而易见,这种状况与市民的观念有关。俗话说“烟酒不分家”,置办酒席、请客送礼、走亲访友都少不了香烟,敬烟一向被中国人视为拉近距离的有效方式,一项调查显示,97%的烟民给别人递过烟,40%的被递烟者感到受尊重。我国烟民所抽的第一支烟,多是朋友给的,一些烟民甚至认为,抽的烟价格越贵越有身份。许多青少年也将吸烟当时尚,认为叼着烟很“酷”。而在国外,吸烟的人不受尊重。

每天起床后,市民刘涛会习惯性地点上一支烟,给自己提神。闲下来的时候,他仍然要点上一支烟,吸烟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刘涛并不否认吸烟的危害,却很难戒烟,提到“控烟令”,已有10年烟龄的他苦笑着说:“我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是积习难改,只能尽量少吸。如果公共场所不让抽烟,出门后烟瘾来了,我该咋办?”

得知我市早已实施了“控烟令”,市民杨莉更加不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多的是,我也没见有人来罚款呀,为什么有法不依呢?”

据了解,“控烟令”实施以来,我市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者进行处罚的不到百人。市爱卫会宣教处处长董广建解释说,之所以没有进行处罚,主要是我市的“控烟令”与随后国家颁布实施的《行政处罚法》有矛盾。《行政处罚法》是上位法,规定执法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所以吸烟检查员只能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者进行劝导。

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是实施禁烟的必要前提。郑州昂道律师事务所的邵存灵律师认为,目前我国还缺乏一部专门针对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禁烟的法律,虽然我市早已有了控烟法规,但存在着执法主体不明确、处罚的力度不大、可操作性差等缺陷,使得“控烟令”在实际执行中落空,仅停留在提倡层面上。因此,应当像惩治“酒驾”一样,来严格禁烟。

地方性禁烟规定大都存在着执法主体不明、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2008年,巩义市颁布实施了《巩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规定》,规定对违规的公共场所所在单位可罚款3000元,对违规吸烟者可罚款5元。然而,巩义市控烟办没有人员编制,巩义市爱卫会只能对违反规定的公共场所的所在单位进行罚款,对吸烟者的处罚没有明确主体。

新浪河南网日前进行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五成网友认为罚款应为50元左右。超过半数的大河网网友也认为,增加罚款数额不失为公共场所禁烟的可行之计。

网民们对公共场所吸烟现象也颇有微词,网友“古陵斋主”留言说:在公共场所吸烟无疑是对他人健康权的损害,当公民某种行为对公众构成伤害时,政府理应出面干预。在当前烟民的意识一时难以质变升华的状况下,政府理应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必要时用更强制更有力的手段,限制烟民在公共场所吸烟。

强力控烟郑州在行动

2009年6月23日,上海、无锡、长沙、宁波、青岛、洛阳、唐山7座城市从30多个申请城市中胜出,成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基金会支持的首批中国“无烟城市”的试点。

2010年1月15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合作的“无烟环境促进项目”在北京启动。经过严格审评,天津、重庆、沈阳、哈尔滨、南昌、兰州、深圳成为首批入围的7个城市。

5年前,我省的洛阳市争取到了世界银行贷款的支持,多年来实施控烟工作成效显著。为了创建无烟城市,山西大同一年就举办了90多项控烟专项活动……

放眼全国,近年来,已有88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法规,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但控烟法规的不完备,导致控烟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是众多城市的“通病”。

我市要创建“无烟城市”,实施了12年的“控烟令”由于时过境迁,已不能适应控烟形势的需要,人们期待着更加完善的控烟法规的出台。

据了解,新的《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已由市爱卫办起草完成,准备提交市人大审议。“新的条例中最大的变动就是禁烟区域和处罚力度。”董广建说,新的条例更加明确了禁烟的执法主体单位,明确了实施细则,更具可操作性。禁烟范围的规定从以前的8款,增加到10款,将网吧等诸多公共场所都纳入了禁烟区域,几乎将所有的公共场所都纳入了。结合外地的处罚标准,新条例加大了对违规吸烟的处罚力度,拟对出现吸烟现象的禁烟公共场所所属单位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违规在禁烟公共场所吸烟的个人,责令改正,可处以50元罚款。

面对众多城市争相创建“无烟城市”的热潮,在立法禁烟方面曾走在了全国前列的郑州,自然不甘落后。5月30日,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保根宣布,从即日起,该院开始创建“无烟医院”,如果发现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吸烟,将罚款300元。同时,该院各个病区还选出监督员,负责对本病区病人的禁烟工作进行监督。

为了建设“无烟郑州”,省会卫生系统正在大力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郑大二附院等省会13家医疗机构被定为“省级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示范单位”;前不久,惠济区教文体局也发出创建“无烟学校”的倡议书,要求学校领导带头不吸烟,校内不设烟具,不向来客敬烟;市爱卫办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无烟家庭”活动……

毋庸置疑,禁烟并非易事,创建“无烟城市”不可能一步到位。控制吸烟是项社会工作,需要广大市民的支持,需要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抽烟者最好戒烟,不抽烟的可以做个义务劝阻员,用自己的行为去劝告和制止他人吸烟,从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