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思)截至今年5月底,新郑市龙湖镇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700万元,新招项目2个,资金达10.13亿元,利用外资2480万美元,不愧为全省社会经济综合实力30强乡镇、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最具发展优势的城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新郑市龙湖镇党委以“全覆盖新跃升”工程为抓手,不断深化“三级联创”,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抓龙头、树标杆,全面优化班子队伍。在党委自身建设方面,建立“543”联系点制度,即每名班子成员分包一个管区、一家招商企业、一个行政村、一个村民组、一户困难党员;每位部门负责人分包一家落地企业、一个行政村、一个村民组、一户困难党员;每名包村干部分包一个行政村、一个村民组、一户困难党员。针对一些村级党组织软弱无力、凝聚力不强、党群关系紧张的现状,大胆任用在群众中有威信、甘奉献的“双强双有”型村干部。全镇28个行政村中“双强”村干部比例达到95%。
建场所、夯基础,着力加强阵地建设。先后筹措资金800余万元,建成了12个阵地建设示范村。目前,该镇标准化支部阵地已达到22个,3万余人次组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类信息1200多条。
重作风、抓学习,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将每周一晚上定为集中学习日,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中教育学习,坚持“请进来教”和“走出去学”的办法,对机关干部开展素能培训。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会200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60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692元,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厚褒扬、明待遇,努力激发党员干部干劲。先后筹资12万元,对60名年老体弱、没有收入来源的老党员,实行集中扶贫救助;对村支部书记每人每月发放3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
创特色、求发展,突出抓好经济建设。以发展壮大科教、纺织工业园区为抓手,着力在招商引资上实现大跨越。目前,全镇各类外来投资项目已达180余家,合同投资65亿元,形成了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科研教育等九大产业体系;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泰山村新型社区、小乔村和王口村新农村建设试点顺利通过验收。
该镇先后荣获了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卫生镇、中国(中部)小康建设十佳单位、中州明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