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余红洲 史东方)7月1日,70岁的塔沟武校事务处处长杨鸿慈终于圆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入党梦想。去年以来,登封以“抓宣传、建组织、搞活动、树形象”为主线,开展“大排查、大组建、大培训”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新跃升”,解决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经济组织没有党组织、群众入党难的问题,使登封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全市蓬勃开展。
开展大组建
2008年12月,登封市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全市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大普查、大登记工作。要求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要全部组建到位。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采取村企联合、企企联合等方式依托工会、共青团组织建立党组织。截至目前,该市已有90%的企业党支部都建立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做到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制度、有电教设施的“五有”标准。
开展大培养
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结合登封市实际,非公党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不断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向一线职工、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倾斜;武术学校重点向优秀学员、优秀教练、优秀教师倾斜,拓宽发展党员工作面。在具备条件、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型企业的班组、中型企业的车间、小型企业每年至少发展1名新党员。去年以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00余名,已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的206名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武术学校的111名优秀学员、教练、教师为预备党员。
开展大活动
党旗红,企业兴。在“两新”组织建设中,登封市创新活动载体,坚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创双争”活动,围绕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郑熔公司党总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业务设计到施工作业,从整体环境协调到工作环境整洁,从文明举止到发扬团队精神,都对员工提出了要求,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又增进了企业发展的活力。新兴水泥厂党支部长期坚持宣传党员先进事迹,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激励员工。
据悉,目前登封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达到1084家,从业人员17.8万人。已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一个,党支部99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24个,党员1865名,其中符合条件的武术学校已全部建立党组织。党建领域涉及个体、私营、外资、中外合资以及武术院校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