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当低收入悲情
遭遇高铁时代
代表委员履职排行榜为何来自民间
新闻漫画:考试题
说真话的没少 说真话的名家太少
高温考验政府企业
服务意识管理水平
挑个什么样的大学过四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当低收入悲情
遭遇高铁时代

当低收入悲情

遭遇高铁时代

京沪线上的绿皮车,日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空调列车。由于票价从88元变成了158元,有人呼吁应该在京沪线上“给穷人留一趟绿皮车”。理由是,在动车、高铁飞驰的时代,如果不给低收入者留下行驶缓慢、条件简陋的慢车,就等于强制消费。

有人对绿皮车恋恋不舍,究其原因,“票价便宜”成为最为直接的理由。

依赖火车的全面提速和技术进步,中国铁路不可逆转地进入“高铁时代”,地域差距和时间概念被迅速缩短和改变。同时,铁路部门也面对着“被高铁”的舆论质疑。

铁路发展思路超前,脱离了社会的现实承受能力。这样的追问背后,显示着低收入者的现实诉求,那就是,对增加个人经济负担的发展说“不”。

“被高铁”显示了在一个国家快速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遭遇的现实尴尬。社会舆论更多倾向于弱者,更多地关注他们的诉求,甚至以穷人买不起票而拒绝高铁,对高铁所代表的技术进步和优质服务充满排斥情绪和疑虑。同时,这种低收入悲情,几乎成为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现实迷思。

与此相对应,在交通、市政、环境、规划等领域,很多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社会进步的举措,并未获得广泛理解和舆论支持。一方面,可能有人忽视正面效应,否定积极作用,更愿意揪住瑕疵,放大细节上的不足以表达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相关部门思路简单,缺少透明,没有获得公众的普遍理解。一些亟待改进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不能让公众满意,反而陷入了“被”字流行的信任危机。

30多年前,重新复出的邓小平访问日本,在新干线列车上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知道了,什么是现代化。”如今,“中国制造”和以快速城市化为支撑的现代化进程,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课题,即人人都能分享现代交通技术和现代社会服务,其前提是国民收入大幅增长。让低收入者摆脱“被高铁”的无奈和痛苦,不是留住落后廉价的社会服务,而是对长期裹足不前的低收入现实进行破局。只有让低收入者有快速增长的稳定预期,才能平和面对铁路的高速发展,才能感受到技术进步的成果和快乐。

应该像告别绿皮车一样,告别廉价劳动力的原始积累阶段。就经济增长模式而言,依靠内需和国民消费拉动经济,也将是必然的途径。

刘 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