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周末聚焦 上一版3
绿城夜经济渐入佳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绿城夜经济渐入佳境
夏夜,流光溢彩的德化步行商业街。
市民在大石桥一酒吧内消夜。
市民趁着夜晚前来休闲购物。
夜市红红火火。

本报记者 卢文军 成 燕 见习记者 聂春洁 胡永杰 文 丁友明 李 焱 图

夜经济之现状

餐饮 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在帝湖夜市,离你家很近,赶快过来吧!”上周六凌晨1时许,我睡意正浓,好久未谋面的朋友打电话催我赴约。我赶到一看,现场人声鼎沸,生意异常火爆。趁着点菜的间隙,我和正忙着数钱的摊主攀谈起来。

“咋样?没少赚吧!”我问。

“还行!”摊主嘿嘿一笑说。

一个“还行”,事实上,夜市餐饮的经营者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帝湖“花园式夜市”餐饮目前有200个台子,可容纳1200人就餐,良好的环境和服务吸引了众多食客。

仅以中原区为例,申报的几个夜市街区大多以餐饮为主,除了帝湖“花园式夜市”餐饮外,还有西三环“蓝莓之夜”餐饮夜市、前进路和洲海路餐饮一条街。

号称郑州最大的夜市“蓝莓之夜”,于今年4月亮相中原西路,占地1.3万平方米。夜市被分为户外酒吧、传统美食街、焰火广场三大区域,临街的蓝色串灯格外炫目。消费者可以一边在草坪餐台上开怀畅饮,一边欣赏户外酒吧的歌声和绚烂的烟花……

为了从中“掘金”,夜市餐饮的管理者也在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档次,改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据了解,帝湖夜市投资高达200万元。嵩山北路大中原美食广场去年仅购置休闲桌椅便投入近16万元,今年又投资10多万元,用以广告宣传、提升硬件等。记者在航海路、嵩山路、农业路等几个大型夜市看到,现场也均装修一新。

啤酒 搭车销量大增

郑州“夜经济”的背景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啤酒夜市争夺战正在打响。

目前,郑州啤酒夜市的规模空间正在不断拉大,规格档次逐步升级,中端产品需求趋于旺盛,产品也在同步升级。

在郑东新区CBD上班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我是土生土长的老郑州,我能感觉到现在吃夜市的人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由于夜市档次的升级,越来越多的高收入群体也开始接受夜市消费。”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4至6元的中端啤酒逐渐主导郑州夜市。据一些啤酒厂家负责人介绍,近两年,中高档啤酒在夜市中的销售增长较快,这和夜市档次的提升有关。

“我们的业务员、促销员有时最晚要忙到凌晨两三点,帮客户清场,盘点空瓶,以保证夜市市场瓶子高效率周转。”金星啤酒市内销售公司一区域经理说。

今年4月18日,奥克集团联合知名美食服务机构重点打造的啤酒花园郑州天旺旗舰店开业,这是奥克借鉴南京、哈尔滨等城市的啤酒广场建设经验,2008年重点在郑州打造的夜市经济名片。

金星啤酒集团宣传总部副总监告诉记者,随着金星啤酒进军夜市,销量同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截至目前,金星啤酒已进驻的超大型、大型、中小型的夜市广场,加在一起已达50余家,其中大型及超大型也有20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郑州提出发展“夜经济”以后,啤酒企业都认为迎来了一个机会。伴随“夜经济”的不断发展,啤酒的市场空间还很广阔。

购物 备受市民欢迎

可以说,喜欢购物是女性的天性。而大型卖场的延时以及一系列步行街推出的夜间消费活动,更是受到了绿城女性的欢迎。

“说实在的,一周七天,周一到周五忙工作,周末又有很多事要处理,夜间购物无疑让我们多了不少选择。”在一家公司做会计的黄改梅兴奋地说。

5月18日,为响应市政府打造夜市街区的政策,二七区德化街新夜市街区启动,所有商户的营业时间延长到22:30,近万份德化街消费指南免费派发到路人手里,3000多平方米的德化美食街、美食广场也开门营业。

德化街一家卖休闲服饰的专卖店营业员告诉记者,自从夜市启动之后,根据绿城市民不同的消费习惯,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伴随着营业额的节节攀升,他们的热情也很高。

据了解,郑州市政府每条夜市街区补助50万元的政策一出台,各个区都已选定了各自的目标。

金水区今年将主打老牌夜市街健康路,通过做出一个样板、再扩大范围的方式,提升健康路商品档次,适当引入一些高档服装、饰品的商户。二七区除了德化步行街外,还将打造亚星奥特莱斯街区、保全街、政通路等夜市街区。亚星奥特莱斯街区以餐饮、购物为主题;保全购物文化街(庆丰街至交通路)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政通路、人和路精品街以升龙国际中心商住项目为主,形成综合夜市街。惠济区把目光瞄准了学生消费群体,选择的商业街区是英才街(文化路至桂圆街),已于4月29日正式开业,分为小吃区、水果区、服装鞋帽区等多个区域等。

市民刘琰告诉记者:“说实在的,前不久,我们单位几个人晚上去德化街一起购物,感觉很不错。我相信,这会慢慢成为我的一个消费习惯。”

夜经济之趋势

新政月底有望出台

2009年7月20日至10月10日,在市政府统一组织下,全市36家大型商业企业共同延长了营业时间,商场超市营业时间延长至22:30,家电卖场营业时间延长至21:00。在这一举措的有力推动下,郑州“夜经济”的熊熊火焰被瞬间点燃。每到夜晚,不少市民利用散步时间到各大商场和家电卖场休闲消费,习惯夜间消费的市民逐渐增多。据市商务局统计,去年夜间消费活动举办期间,36家企业的销售额共增加了3.39亿元。

初战告捷后,今夏我市还会出台大力度的拉动夜经济措施吗?据市商务局有关人员介绍,目前,我市促进夜间消费、延长营业时间活动方案正在制订中,预计本月底前将向社会公布,届时郑州夜经济有望在盛夏再次放射出夺目光芒。据了解,与去年不同,今夏,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拉动夜间消费政策将主要依托各区,除延长营业时间外,还包括构建区域性夜市等多个指导性意见,并出台相应扶持奖励政策。

夜经济之热议

夜间消费的观念仍需引领

灯火辉煌的街头,市民都用什么方式打发时间呢?在记者的调查中,居然有一半人表示他们通常都会窝在家中上网或看电视;除此之外,吃夜市、逛商场、K歌也是市民们普遍喜欢的方式。

“在家宅着呢!”14日夜晚9点,记者随手拨通了几个好友的电话,回答居然差不多都是这一答案。在家里宅的方式虽然不同,却也离不开上网、看电视,“有同事、朋友约的时候也会去K歌、聚餐,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在国企做行政工作的施小姐告诉记者,“以前还和妈妈一起去逛逛超市,现在天热,晚上去超市的人可真多,里面的味道受不了,索性就留在家里和朋友们网聊,省钱省力!”

“吃夜市、逛超市,有好片子时也会去电影院。”28岁的方小姐在机关工作,她表示,大部分时候她和老公两人都会留在家里上网,“外面可以玩的地方不多,还都要花钱,再说白天上班累一天了,即使老公有时候提议出去走走,我也不愿去。”

和方小姐不同的是,今年30岁的王先生则是典型的“夜猫子”。方先生说:“我差不多每天晚上都会和朋友去夜市喝酒,也经常一起去泡吧、K歌,有时周末晚上几个人还开车去开封吃夜市。”王先生是做电脑代理工作的,他表示,白天围着客户转很累,只有下班后才是自己的时间,当然要出去放松放松。

当问及对郑州夜生活有哪些不满时,在成都上过4年大学的施小姐说,郑州有特色的夜店太少,几个女孩子想聚聚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酒吧感觉过于暧昧,夜市烟熏火燎,咖啡馆消费又太高,像其他城市那种物美价廉的小咖啡馆、小茶馆郑州街头就很少见到。“缺少那种能让人放松心情的地方。”施小姐说,郑州的文化场所、休闲广场建设也相对不足,“现在的休闲广场如果能增加一些室外表演就好了,我在很多地方看过室外戏曲表演,在郑州,广场上的表演多是商家用来宣传的演出活动。”

在广告公司任职的江先生表示,郑州24小时营业的休闲场所太少,“到了后半夜,除了到地摊吃饭,几乎没啥选择了。”另外,江先生说,现在郑州夜店数量虽多,但质量有待提升,“千篇一律,吃饭、唱歌、洗澡,区别主要看价钱,能让人留恋的地方太少。”

江先生说:“现在郑州夜生活产业基本上都是自发形成的,缺少有品牌号召力的夜生活中心地,比如像北京三里屯、上海新天地、成都酒吧一条街那样地方,集餐饮、酒吧、文化娱乐于一体,咱郑州就缺少这样的地方。”

夜经济之业界

打造夜间消费新亮点

作为中国北方首个夜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名扬海内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堪称郑州“夜经济”标志性符号。经过三年多的精心打造,该演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渐入佳境。据郑州天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保中介绍,今年上半年,该演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以上,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后劲。目前,该演出正在积极建设二期项目,以进一步完善与音乐大典配套的餐饮、住宿等夜经济产业链。周保中分析说,打造城市夜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精心培育和市民的积极参与。

无独有偶,黄河风景区也在酝酿推出夜间休闲游活动,计划依托流光溢彩的炎黄巨塑夜间照明工程和15万平方米的炎黄广场,引入旅游商品销售、文艺表演等多种项目,为市民打造夏夜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大商集团旗下的郑州新玛特总店、金博大店、紫荆山店等多家商场一直在试水“夜经济”。先后举办的奔驰、别克等车主“专场消费夜”活动异彩纷呈,赠送消费礼券和进店送礼品等活动引来如潮顾客;正道百货花园店、中环店一楼每周末推出特卖场,牢牢锁定喜欢购买打折商品的年轻消费群。正道百货花园店企划部经理张守军告诉记者,该店一般选择店庆、重大节日等特定时段推出大力度营销活动,同时延长夜间消费时间,刺激市民夜间消费,收效不错。

当前,绿城商场、超市、家电卖场延时营业后吸引客流的策略主要是特卖活动。单一的折扣营销方式让市民感觉郑州夜晚消费有些单调。大商集团郑州地区营销部部长党玉玲分析说,逐渐繁荣的夜经济给商家提出了新课题,不能只停留在单纯打折促销上,必须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在商品组合、活动组合、客流组合上都要有新亮点。拉动“夜经济”,不但要吸引市民走出来,还要吸引市民去消费。

夜经济之建议

别让郑州“睡”太早

华灯初上,成千上万盏霓虹灯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可以说,有多少盏灯光,就有多少商机。多位资深人士认为,夜经济是城市经济是否繁荣的晴雨表。一个“早睡”的城市,从某种程度预示着其在经济结构优化、繁荣经济、培育市民文化消费等诸方面亟待提升,因此,不能让郑州“睡”得太早。

郑州大学商学院、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当前,郑州市民夜消费除了餐饮、洗浴、KTV等领域外,缺少更多特色项目供市民选择,一些文化场馆、书店更是早早便关门谢客。其实,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多样的,只有提供多元化夜生活方式,才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不少专家认为,培育夜经济需要商务、交通、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个部门积极协调配合,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夜消费条件和环境。政府也应积极引导多种类型经济成分参与投资,不断提升夜间消费项目档次。他们还建议,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增强“夜经济”项目特色和吸引力,以丰富多彩的夜晚活动留住游客,促进夜间消费;同时利用独特的营销方式、新颖的文化活动吸引市民眼球。此外,交通部门还应延长公交、BRT等交通工具运营时间,为市民夜晚出行创造条件。商业、旅游企业则可增加休息椅、免费停车等服务措施,为拉动夜经济提供温情服务。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