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韩故城:新郑沃土上的历史痕迹
没有大门的剧场——周末大家乐
新郑拟建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图书馆成为市民消夏休闲好去处
掘地见母
文化是
一座城市的灵魂
一个农民的书画人生
自娱自乐楼刘人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掘地见母

掘地见母

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三位国君——郑庄公,为人老谋深算,隐忍少言,雄才大略,治理郑国纵横捭阖。“掘地见母”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位国君身上。

郑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郑武公东迁建立郑国后,便娶申国女武姜为妻。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是难产,姜氏十分讨厌他,给他取名寤生,却十分宠爱小儿子段。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也就是郑庄公。

郑庄公继位后,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武姜听说庄公要去朝见周天子,就暗地派人给叔段送信,叫他趁机造反。郑庄公得知此消息,立即赶回郑都,同大将公子吕一起平定了弟弟叔段的叛乱,段也自杀了。郑庄公从弟弟身上找到姜氏写的那封密信,并发誓说“不到黄泉路上,再不相见!”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今登封)居住。

郑国都城南有一条河,名叫洧水(今双洎河)。有一天,郑庄公心中郁闷,带了几个宫人来此观景散心。忽然听见乌鸦叫声,抬头一望,见一只老鸦立在树上;一只小鸦衔着食物,填进老鸦嘴里。郑庄公心想:“乌鸦尚知反哺,寡人难道还不如一只鸟吗?”想到这里,也无心观景了。第二天,就命人在这土丘上筑了一座高约三丈、半亩大的土台。以后,庄公每思母亲,就登上这座土台朝东南颍地方向翘望,以此抒发思母之情。后人把郑庄公望母的这个土台,叫做“望母台”。有心去颍地接回母亲,又想到自己在众人面前发过毒誓,一国之君,又怎能出尔反尔呢?

光阴荏苒,又是一年。这件事传到了颍谷(今登封西北)封人(地方官)颍考叔的耳朵里,他以进贡为借口,来到郑都,求见郑庄公。庄公请颍考叔吃饭。仆人送上一只蒸羊,郑庄公赏给颍考叔一条羊腿,颍考叔只拣好肉,包裹起来,放在袖内。庄公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家有个老母,凡是我能弄到的食物,她都吃过,就是没有吃过主公您赏赐的食物,请求让我给母亲带回去!”庄公听了颍考叔的话,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颍考叔说:“这好办。黄泉就是地下,只要挖个地道,掘出泉水来,这同黄泉又有什么两样呢?在那里,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庄公深感此法妥当,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于是颍考叔就组织一些工役在双洎河畔,挖出泉水,又在泉水旁挖了一个地道。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

这即是著名的“掘地见母”故事的由来,故事已经发生久远,但因蕴含的动人情感被后人世世代代流传。

王君 高雅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