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韩故城:新郑沃土上的历史痕迹
没有大门的剧场——周末大家乐
新郑拟建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图书馆成为市民消夏休闲好去处
掘地见母
文化是
一座城市的灵魂
一个农民的书画人生
自娱自乐楼刘人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一个农民的书画人生

本报记者 陈扬 高凯 文/图

见到刘海昌时,他正在新郑观音寺镇沂水村村委大院忙活着,原来,刘海昌除了平时创作,也热心于村里的事业,村民公推他为村民小组组长。记者一行一路闲聊一路向刘海昌家中走去。“画画需要天赋,更需要努力。”提起学画的经历,刘海昌不胜唏嘘。“我3岁的时候开始随父学画,在5岁的时候,父亲随剧团去新疆画背景,到1966年才归来。在父亲外出这段时间,正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生计困难,奶奶说我画画是不务正业。那时7岁的我白天坚持劳动,晚上就刻苦钻研,偷偷地画画。”

来到刘海昌的家中,八尺竖幅牡丹《春风拂柳露华浓》悬挂厅内,傲然挺立在风雨中的夜色牡丹,彩蝶飞舞、氤氲环绕的粉嫩牡丹,让人有种“花醉迷人眼,春色尽揽怀”的感觉。“我喜欢牡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也钦慕她造化钟情、天下君临的风度。每当我画牡丹的时候,总会觉得胸襟坦荡、即使心中有所抑郁,也会在提笔的刹那烟消云散!”痴迷于画画的刘海昌,最爱牡丹,每有闲暇,他便赴郑州、洛阳各大公园写生。

刘海昌以临摹入道,以创新得道。他的书画作品参加省市各地书画展,代表作有《国色新妆》、《嫁于春风不用媒》、《三春占魁》等,其中八尺竖幅牡丹《春风拂柳露华浓》获得“黄金叶杯”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绘画书画类一等奖。有书画品评人士认为,刘海昌的作品不拘泥前人,画风自成一派,笔墨力求精神,作品风格清新、笔意传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