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故乡生明月
“如厕”与“入厕”
将勤补拙
怀念乡村
风雅大郑州
裸婚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国相
遥远的书箱
余华强书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将勤补拙

将勤补拙

李济通

说一个人虽然笨拙,但勤奋努力时,多用将勤补拙这一成语形容。它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原籍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我市新郑之东郭宅(今东郭寺),并在此生活十二载。虽然白居易少年时代即远游他乡,但算得上半个郑州人。

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年已53岁的白居易谪迁苏州刺史。苏州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加之曾是白氏青年时代遨游胜地,所以故地重逢,倍感亲切。他走马上任,即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咨询下吏,洞悉政务。经十数月的努力,便对苏州民事、政事了如指掌,并针对时弊整饬吏治,修订苛令,大力裁减赋役,减轻百姓负担。由于终日劳顿,忙于政务,他酒不喝,乐不听,衣带渐宽,身体消瘦。对于这段紧张而又充实的生活,他在《题笼鹤》一诗中是这样描述的:“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虎丘惭客问,娃馆妒人过。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其勤政爱民之情,跃然纸上。

对于自己的煌煌政绩,白居易并不满意。他在《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诗中自谦地说:“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削使条科简,摊令赋役均。观兹为报效,安敢不恭亲……”他把自己自到任起,专于公务,削条简科,减少赋役,事必躬亲的努力,说成“补拙莫如勤”。其言其行,委实让人感叹不已。诗句近乎直白,“妇孺能解”,一看即懂。

后来,诗中“补拙莫如勤”,几经演变,成为成语“将勤补拙”,沿用至今,它除了表示以勤奋努力弥补能力不足外,亦用来表示自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