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利工程如何不变为水患工程
新闻漫画: 起步价
银行业务升级
需考虑消费者利益
罚款提成是权力催生的怪胎
从伦敦零碳馆的
26只旅行箱看创意产业
全民“养生热”背后的冷思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水利工程如何不变为水患工程

24日,陕西安康、石泉水库再次泄洪,致使下游的湖北郧西县夹河镇6天来第二次遭洪水肆虐。此前的7月18日晚,石泉水库泄洪,夹河镇2400户被淹,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冲击。(《楚天都市报》7月25日)23日晚,陕西华县麻家砭水库在放水过程中发生闸门冲毁灾害,导致3人死亡、5人下落不明。(新华网7月26日)

两起事件或许并不大,只是抗洪救灾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但反映出的问题却令人思考。本来,水利工程应是将滔滔之水化为对人类有利的资源,但我们却看到此种造成损害的尴尬景象。上游泄洪下游遭殃,不过是水利设施带来的负效应之一。

水利工程搞成“水患工程”,根本的一条在于不讲科学,只顾私利。温家宝总理23日在武汉考察防汛抗洪时强调,无数次实践告诉我们:水资源治理、保护和利用都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水和谐共处。但一些项目恰恰不按科学出牌,要么埋下隐患,要么遗患无穷。

水利本应涵盖防洪、灌溉、航运、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渔业等众多除害兴利的含义,但诸多水利工程仅限于发电的效益或是短期政绩,置其他利害于不顾,在自己赚钱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大旱无边。于是,下游缺水它蓄水,下游防汛它放水,这种为了一己发电之私的“逆调节”,一直被专家所诟病。至于其他的环境危害,亦鲜有考虑者。自然的反应是无情的,美国、印度都有被迫炸坝的先例。

让水库以防洪、灌溉为重才是回到水利的正道,让水利工程跟都江堰一样造福于民,而不是某个单位或某个地区的生财工具,才能万古长青。为此,任何水利设施从开建到使用上,都须严格遵循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的原则,方能不枉“水利”之名。 云 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