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惠济建起我市首个人工湿地
二七区倾力打造文明城区
薛妈妈和她的47个“兵儿子”
图片新闻
欢庆建军节 军民鱼水情
清理十里铺占道摊点
开展一承诺两评议
破解党建联建难题
围绕中心工作
履行政协职能
加快推进金洼干沟
积水点改造工程
畅通郑州人人有责
我为畅通献上一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惠济建起我市首个人工湿地

本报讯(记者 黄永东 通讯员 刘晓军 张佳)在惠济区曹村坡村北,有一处绿油油的“水塘”,由里向外分三层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水生植物,表面看来,和普通农家水塘没什么两样,而实际上,这是一块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

7月30日,记者慕名前往“湿地”所在地——曹村坡村第三村民组。组长岳永志告诉记者,别看“人工湿地”只有400多平方米,可它不用电、不用投料、不用人看管,生活污水经过它过滤净化后,可以浇地、养鱼,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厂。

记者发现这个“湿地”分三层,每一层都是一级过滤系统。三级过滤系统每级高度相差10厘米。最里面一层种植着香蒲,中间一层种植的是芦苇,最外层是莲藕,这些都是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强的植物。据惠济区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张佳介绍,这是目前全市首个投入运行的“人工湿地”。污水到达第一层后,还要经过500毫米厚的卵石、黏土层进行第一次过滤。之后,进入第二层,里面设置的微生物能对污物进一步分解净化。再加上湿地内种植的水生植物净化,排出的水就基本变清了。

在曹村坡村第三村民组,136户村民家家厨房和厕所都安装了下水管道,他们每天产生的数十吨污水通过埋设的地下管道集中流向人工湿地。村民岳振华告诉记者,原先住户家的污水都直接流到河沟里,臭气熏天,现在经过这个湿地以后,黑水变清了。

一直以来,污水治理的重点都在城市,农村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惠济区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表示,“人工湿地”技术工艺简单、投资少,后期基本不需要运行费用,对地势合适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非常实用。他们将对曹村坡村这个人工湿地试点经验加以总结推广。

相关链接: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污水流经湿地时,将受到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在一系列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等作用下,生活污水将实现净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