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惠济建起我市首个人工湿地
二七区倾力打造文明城区
薛妈妈和她的47个“兵儿子”
图片新闻
欢庆建军节 军民鱼水情
清理十里铺占道摊点
开展一承诺两评议
破解党建联建难题
围绕中心工作
履行政协职能
加快推进金洼干沟
积水点改造工程
畅通郑州人人有责
我为畅通献上一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薛妈妈和她的47个“兵儿子”
——记市拥军模范、共产党员薛让妮的拥军故事

拥军28载痴情不改,先后拿出5万多元积蓄拥军的惠济区古荥镇个体户、市拥军模范、共产党员薛让妮,昨日,又为驻古荥某部官兵送去1000双鞋垫、500斤西瓜、150瓶绿茶。她还买来生日蛋糕,为6名孤儿战士集体过生日。

“薛妈妈,您待我们真是胜过亲娘呀,您的恩情我们终生难忘!”6位“兵儿子”依偎在薛妈妈身旁,吃着香甜的蛋糕,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在28年的拥军生涯中,薛让妮先后收养了孤儿和单亲家庭的47名战士。

在去年春节前夕的拥军慰问中,薛让妮得知军营有个父母双亡的四川籍新战士小勾,因病在部队医院住院,她立即带领拥军小分队前去看望,鼓励小勾说:“孩子,好好治病,把身体养好,病好后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好战士。”

在同年的“八一”拥军慰问中,她还认孤儿新兵小贾为“儿子”,给他购买了一套理发工具,让他经常跟随拥军志愿者小分队到军营义务给战士理发。

惠济区民政局的一位领导听说薛让妮收了不少“兵儿子”,便和她开玩笑说:“老薛啊,我打心眼里眼气你,谁有你恁大本事,不动一刀一枪得了一大堆儿子,足有一个排的兵了!”这话没错儿,老兵走了一批又一批,新兵来了一茬又一茬,被她疼爱过的战士不知有多少,47个孤儿兵牢记着这位可亲可爱的“薛妈妈”。

薛让妮从32岁起就开始拥军,至今60岁从未间断过,在军营里不管年龄大小、职务高低,一律喊她“薛妈妈”。曾经她关爱过的兵“儿子”,如今有的入党和考上了军校,有的立功受奖或被评为优秀士兵,还有的退伍回乡建功立业。

曾当兵3年的孤儿战士小李,退伍回到吉林老家后,他日夜思念着黄河岸边那位给他母爱的薛妈妈。回家半个月后,他就千里迢迢来郑寻找母爱,把自己的全部家当背到了黄河岸边。薛让妮为他找了工作,聪明肯干的他十分珍惜就业机会,虚心好学,现在他已成为郑州一家食品厂的业务骨干。

薛让妮还用慈母般的人间真情,救助了孤儿战士小孙——小孙8岁失去双亲,退伍后,孤身到广州打工,遇到抢劫,右眼被打伤,身上带的3000多元积蓄被一抢而空。好心人看后拨打了110,警察问他家住哪里,他想到了在部队时收养过他的郑州薛妈妈,当即就告诉民警他家住在郑州。警方就替身无分文的他买了一张到郑州的车票。到郑后,小孙深夜步行几十公里直奔古荥,敲响了熟睡的薛让妮家的门……面对无家可归的小孙,薛让妮安慰说:“孩子,从今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本报记者 陈亚洲 通讯员 岳金河 王 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