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拦截本世纪最大洪峰后,三峡工程又遇到了一次“舆论洪峰”:今年的地质灾害频发如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是不是因为修建了三峡大坝?为此,记者1日赴三峡坝区,与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进行了对话。
当记者问道,7月19日重庆遭遇今年最大洪峰,朝天门码头被淹,此事被指与三峡汛期蓄水滞洪有关,这个如何理解?
曹广晶表示:三峡水库修建是利用上游高山峡谷的地形,把水位线以下的居民迁出,形成相应的库容,三峡工程的总投资当中,有超过50%的费用是用来补偿这些淹没的。7月19日重庆寸滩水位达185米时,三峡坝前水位是150米左右,水库回水还不到涪陵,这次滞洪作用并未对重庆排水造成影响。
三峡工程影响范围只能限于受蓄水影响的干支流两岸某些滑坡现象,而暴雨、山洪等不可能跟三峡有关,把整个流域的这些灾害都和三峡工程扯上关系更是牵强附会。
文图均为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