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游五大连池
叶延滨
五大连池全称是“中国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名列其中。五大连池指的是有五个互相串联的湖泊,珍奇之处因为这里是火山遗址。松嫩大平原的北端八百多平方公里的火山熔岩台地耸立着14座新老时期火山。其中最年轻的火山是280年前喷发形成的老黑山和火烧山。新老火山喷发出的熔岩阻断了讷谟尔河支流白河的原有河床,从而形成了五个串成玉带的湖泊群。说的是湖,其实是山,火与水共同形成的奇迹,吸引着全世界的游览者。
从哈尔滨出发,我们的旅行车走了6个小时。正在改建的公路,让司机以40至60公里的速度前行。我们到达老黑山火山台地时,天空乌云密布,如画师泼上的一盆墨汁,隆隆的雷声压在车顶上。此刻,车窗外的绿色褪尽,黑黝黝的台地火山,如同与天空合谋,让我们进入了“黑白电影”的世界。天空乌云翻腾,台地的岩溶也扭动挣扎,向狭窄的景区车道涌来,好像要将我们吞没在这黑色世界。连接乌云与黑色大地的闪电,好像向我证明,这一切是天空地火山的预谋。瞬间,如注的暴雨让我看不清眼前的一切,也模糊了天上的黑云与地上的黑色台地上的岩石。雨水将它们融为一体,雨水也唤醒了这些沉默的岩石,它们在云水曼舞的天地间,也像水一样涌动翻腾,有时突起如浪如潮,有时如湍急的水流鼓动着笨拙的身躯。旅行车顽强地向前突进,像一支小船在黑色的石海里沉浮飘移。眼前的景象,会让人想起那些魔幻大片里的场景,那些史前的蛮荒大野,那些核战和外星人入侵后的无生命世界。台地风光步移景变,刚才还身在石海的巨涛包围之中,此刻又在峥嵘危峭的石森林里,那些曾经生命力强悍的熊、猿、狮、虎等,还有昂首向天的巨鳄,都在一秒钟前定格成黑色的石头,而它们的咆哮还在我们的耳边滚动,它们的呼啸正变成雨水冲刷我们的心窗!我想寻觅一句诗,哪怕是过去读过的古今中外的诗,来形容此刻我所见的世界,没有,竟然一句也没有!啊,我们所有的诗,都源于生命,哪怕只是一棵小草,诗人也能叫它歌唱。然而,在暴风如注的火山遗址腹地,只有黑色岩石。穿着丧服的石头,让我们想起280年前的一天。在那一天,这些石头都是红色的,在那一天,这些石头都是流动的浆液,红色的流动的岩浆创造了自己的奇迹。曾经在这里呼吸和生长着的一切,都在刹那间消失,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啊,养育万物的自然,当她暴怒之时,留下的只会是一片黑色的无比沉重的寂寥!我想起生物学上常说“物竞天择”,在毁灭性的火山岩浆下一切都平等地得到死亡。我想起艺术家们的信念“只要是优秀之作就能传之千古”,在这时无论优秀还是拙劣,都只能化作千古遗恨。这急雨暴雨中的昏天黑地,让我再次从心底涌动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盛夏的暴雨来得凶猛,去得也迅疾。天空现出一泄阳光,我们的旅行车也从火山腹地驶到台地边缘。在黑色的火山台地上,长出一片葱郁的植物。除了地衣和矮小的灌木,还有一丛丛的火山杨。这些白杨树中较高大者,树干也不过胳膊粗,但树龄据说已有几十年了。由于极度贫瘠,这里的杨树个矮体单,春天发芽迟,秋天落叶早。就是这些树和草,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绿色正以年度为时间刻度,收复被火山熔岩侵占的失地。这是何等壮烈的战争:地衣向前爬行,小草构筑工事,小杨树高举着春天交给它的旗帜,一寸寸地向前挺进。啊,从280年前的全军覆没,到今天为止,绿色的生命之旗,正在蚂蚁和小鸟们的帮助下,用绿色的梦想覆盖黑色的记忆。
风静云淡,夕阳从云间将柔情撒向五大连池。风波不起,围在火山四间的湖水,圣洁而安宁。当地政府为了保持这方圣湖的生态,将湖畔的农家和渔民搬迁安置。在火山四周的湖区,天蓝蓝地映在水中,水清清地环抱群山,山悄悄地披上绿装。那清新而沁人肺腑的空气,让我从暴雨的噩梦中走出来。多好啊,云磨雨洗天如碧,回眸倍觉草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