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达直谏毛泽东
最后的“别姬”
冬阳·童年·骆驼队
春天是我的品质
如水的朋友
野味读书
这些古人姓什么
一个“装”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最后的“别姬”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后,梅兰芳不唱戏了,他回北平处理完家务准备南归,此时,杨小楼也不唱戏了,他要到乡下去。二人见了最后一面。

梅兰芳在他的自述里这样写过杨小楼:“杨先生不仅是艺术大师,而且是爱国的志士。1936年春天,伪冀东长官殷汝耕在通县过生日,兴办盛大的堂会,到北京约角。当时我在上海,不在北京,最大的目标当然是杨小楼。当时约角的人以为北京到通县乘汽车不到一小时,再加上给加倍的包银,杨老板一定没有问题,谁知竞碰了钉子。1936年,我回北京,见面时我说:‘您现在不上通县给汉奸唱戏还可以做到,将来北京也变了色怎么办?您不如趁早也往南挪一挪。’杨先生说:‘很难说躲到哪儿去好,如果北京也怎么样的话,就不唱了。我这么大岁数,装病也能装个七年八年,还不就混到死了。’”

那时杨小楼身体已经不太好,世道无常,两个人大约都有了此后不能相见的戚然。

于是,两位大师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做了最后的告别。

他们一起唱了一折戏,没有化装,只是清唱。

他们唱的这折戏,是《霸王别姬》,杨小楼唱霸王,梅兰芳唱虞姬。

没有人录下这段戏,所以我们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情状,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

国破了,家亡了,官员和将士们都跑了,只剩下了两个伶人,一出“别姬”。

此一别之后,杨小楼果然不再演出了,1938年因病逝世,享年60岁。

京剧《梅兰芳》使用过这段史实,剧中杨小楼的一句台词给人印象极深:“终不能演了一辈子的忠孝节义,末了要在日本人的手里讨饭吃。”

摘自《那些中国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