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产养殖富农家
绿城富人人均缴税近5万元
图片新闻
我国个人网店
已达1200万家
财政补助小粮仓建设
数学之星夏令营
在郑州大学落幕
图片新闻
全省普通中专第一次录取结束
登封举办首届卢崖瀑布泼水节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水产养殖富农家

本报记者 张乔普 通讯员 娄秀琴 实习生 梁程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0余年,他带领村民把水产养殖从小做到大、从常规做到优质、从优养做到精养,如今的中牟县万滩镇杨桥村,仅水产养殖一项一年就能为每位村民带来3000多元纯收入。在党支部书记赵皮林的带领下,杨桥村党支部不仅连续10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而且被省委、市委通报表彰“五好党支部”。

杨桥村位于中牟县西北部,西与金水区接壤,北邻黄河,人口不足3000人,滩区耕地面积4000亩、养殖水面4000亩。全村85%以上的农户从事水产养殖,其余农户则办有饲料厂、从事饲料销售及运输业,人均收入在万滩镇名列前茅。

可是10余年前,杨桥村村民的生活却远没有这么幸福。

当时的杨桥村,村民完全依靠地里的庄稼过活,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新上任的村委班子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和能人“诸葛亮”会议,结合村地下水资源丰富,并有杨桥引黄渠贯穿而过,水利资源得天独厚,决定利用废坑及低洼地搞水产养殖。

1998年,在村委的帮助下,村民郭国庆承包了村里的20亩鱼塘,当年就打了个胜仗。为了方便更多的村民投资水产养殖,村里专门成立协调组,专门协调解决资金困难户:养殖户转借资金、找信用社贷款,村里给予担保,村里的鱼塘越开越多。

后来,赵皮林发现,毗邻的姚桥由于交通条件好,一斤鱼要比杨桥的高出两毛钱。赵皮林于是多方筹措资金,把灰煤渣路修好了,鱼价也跟着上去了。

随着鱼塘越开越多,鱼饲料开始紧张起来,赵皮林就号召大家办鱼饲料厂。村民们怕赔本,没有人响应。

大胆的赵皮林率先办起了鱼饲料厂。从此,杨桥村的养鱼户再也不用大老远去买饲料了,赵皮林的生意越来越好。

富起来的赵皮林不但免费给群众讲解鱼饲料的加工技术,还鼓励他们多学习先进的科学饲料配方,建起高科技的鱼饲料厂。现在,杨桥村已建起3家鱼饲料厂。

随着养殖水面的扩大,为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村里开始引进黄河鲤鱼新品种,发展优质养殖;为提升品牌,该村又从单一的鲤鱼养殖逐渐发展到鲤鱼、鲫鱼、桂鱼、鲳鱼等品种,供不应求。

如今的杨桥村,鱼病防治、技术辅导、品牌包装等各个环节也都有了着落,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已经成了链条齐全、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专业村,被郑州市命名为“水产养殖专业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