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招募10名亚运志愿者
2.84米!个儿真高
占道车辆添堵 市民通行不便
商城遗址周边环境改观
网友呼吁:“上班族”恢复广播体操
图片新闻
安全文明行驶 维护军人形象
图片新闻
后消费时代下的“审美反思”
长期积怨酿矛盾
小区保安刺伤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后消费时代下的“审美反思”

后消费时代下的“审美反思”

所有艺术风格的成长都在被不断运用的过程中,经一代又一代设计师们反思而不断丰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所有的城市都努力往“现代化”的方向走去,但城市发展的目标其实不应该是在“现代”那一端,而是在传统与现代这两点的中间。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正是现代城市里传统气息的承载者。它的广泛意义暗示着一个深刻的问题——传统不是一种静态的、被锁定在过去时的化石,而是人类长期以来在不同阶段不同范畴必须面对和提醒自己的一大课题。

在今日中国的城市丛林中,以各种面目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悄然回潮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毕竟在城市建筑的生态圈中,需要有物种多样性的支持。但必须警惕的是,我们不要将回忆误以为创新、将胆怯误以为自信,而让中国的现代建筑看上去豪气逼人但思想上仍旧是一贫如洗。在对刚刚逝去的现代主义、极简主义带来的冷漠和无视人使用功能的反思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环境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人的精神感受。

“新古典主义”对于建筑浮夸风是一次有力的反驳,它始终讲求血统的纯正、形式的地道、制作的精良、趣味的高贵,迎合这个社会上一些“成功人士”确立自己身份象征的急切要求。它表现出一种建立在雄厚资本上的文化自信,在这一点上,它反证纨绔浮夸、猴急而鬼祟的伪小资论调。

毋庸讳言,一座伟大的建筑,理应秉循建筑与人的隐性关联,并以此寻找思考与情感的交集,在建筑领域推演理性与和谐共存的关系。康桥·溪山御府承袭“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精髓进行排序规划,主张可居质量在构造物与居住者间的互动关系,即不断探究居住的无限可能,并认为人通过行为在空间的感受才是空间的最终目的。趋向营造一种生活方式,设计一种能让居者“触摸”到的空间感受,同时强调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感性、生动的精神氛围,突破后现代主义建筑狭隘的形式范畴,成为当代郑州颇具代表性的新古典文化现象。 (张 霞)

VIP Hotline:0371-63389999/0000

地址:郑州市陇海路嵩山路交会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