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接第一版
猪肉零售价格下降
鸡肉鸡蛋价格上扬
打个电话发条短信
民生问题立马解决
国际少林武术节
10月22日郑州举行
全省煤企重组
年底全面完成
我省实施警车
审验合格证制
明年6月底前
殡仪馆搬迁完毕
一顿团圆宴 品不尽万千情
淅川移民喜看《郑州日报》
全省公务员招考今起报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上接第一版
找准切入点:
分解项目,促发展紧握“抓手”

(上接第一版)精心筛选,集中推荐,严格核实,“一企一策”跟进服务,淘汰掉80%的项目,挤掉将近一半的水分。6月18日上午,在河南—浙江投资合作项目洽谈会上,共有102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344.5亿元,开创了河南招商史上的新篇章。

“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把事情一件件抓好抓到底,就能求得实效。”河南省工商局局长董光峰面对数据,很是感慨。

抓好立足点:

强根固本,谋长远夯实“两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稳,全局难安。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反对片面追求GDP。他认为,GDP应是有效益的GDP,有民生的GDP,有生态环境的GDP,有统筹协调的GDP。“我们只提一个明确的目标:像河南这样一个大省,各项指标,各项工作水平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下大力气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项工作很重要,是最难的,也是最需要持续、最需要韧劲的。”

“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立足点就是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河南省委、省政府强调,转变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任务,必须强根固本,谋长远夯实“两基”。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民生改善、机制创新为主要着力点,河南正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实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载体,争取经过几年努力,总体自主创新能力达到中西部地区先进水平;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以巩固提升高产田为支撑,推进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确保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

抓基层,打基础,转变机制是重点。西峡县农民对这一点感受尤深。从年初开始,每周一到周五,村民有事都可以随时到村部找到村干部。

今年春天开始,西峡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补贴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结构工资制。绩效工资分8000元、10000元、12000元几个档次,建立了严格绩效考核制度,优秀村支书还能享受副科级待遇。同时建立了村支书养老保险制度。双龙镇化山村党支部书记符合顺说:“这样的改革让我们有干头,有奔头,有靠头。”

西峡县委书记张生起说,长期以来,待遇较低、职责不明、约束力不强等因素,影响了不少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一些村级组织甚至长期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我们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就是要把党的领导基础打牢,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更加敏锐!”

抓基层,打基础,选人用人是导向。河南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处处长刘坚近日卷起铺盖,来到陕县偏远深山区的店子乡宽坪村,正式走马上任宽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与过去相对超脱的驻村帮扶不同,此次他的“第一任务”被明确为以村“两委”班子“班长”的身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全村百姓同吃同住共谋发展。

此次,河南省共有19名省直机关的党员干部经过层层选拔入村担任第一书记。所驻村均是省定贫困村,不少村党组织书记人选处于缺职状态。3年期满时,有关方面将对这19名干部逐个考评,表现突出的将优先提拔重用。

针对用人导向问题,河南省委提出选人要注重把握“五重五不简单”:要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要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要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要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要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一系列科学考评体系的改革将陆续推出。

找准切入点:

分解项目,促发展紧握“抓手”

“文化不是虚的,文化产业项目更是实的,只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产业项目,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可变为真金白银。”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宏伟近来一直紧盯着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河南签约项目的落实。

由于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前启动“文化产业项目年”,实施“910111”工程,本届文博会上河南成功签约3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37亿元人民币,是前五届文博会河南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5.28倍,成为签约投资额最多的省份之一。

文化项目重在抓实,要签约更要落地。在各方努力下,文博会刚闭幕,投资3亿元的宝丰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工,总投资60亿元的鸡公山·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启动,投资50亿元的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正式奠基……有了项目带动,河南文化产业建设热火朝天。

河南省委提出,项目带动不仅是经济项目,每一项工作都可以作为项目来推动。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转化为具体的项目,就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

今年27岁的王天初就是团组织项目建设的受益者。6年前,他从河南滑县来到北京搬砖打零工。就在对前途迷茫之际,共青团滑县委员会驻京团工委在北京华都建设集团公司挂牌成立。在团工委领导的鼓励下,王天初上了青年夜校,学习建筑设计。“我不仅在团工委举办的技能比赛中拿了第一名,还感受到家的温暖,现在已成长为公司的主任工程师。”

“河南外出务工青年人数达1670万,如果团组织不跟紧他们的脚步,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团组织就与他们脱了节。”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何雄介绍,去年以来,共青团河南省委集中精力抓好“驻外团组织网络建设”这一项目。目前,已集中建设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403个,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最大限度地覆盖河南外出务工青年。“我们体会,团的工作更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通过分层分类引导,具体到每一类青少年群体,增强服务工作针对性。”

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唯真动人,唯实兴省。从“四个重在”提出,到着手研究推动中原经济区战略;从为“4050”人员找工作,到吸引解决20万人就业的富士康项目落地郑州;从邀请企业家3亿元捐建中原艺术学院,到为省直文艺院团发足基本工资……河南省委、省政府正身体力行一种态度,一种要求:工作重在“做”,效果务求“实”。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