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月季花之恋
最爱是郑州
咱是郑州人
根脉郑州
魅力郑州
陶醉郑州
向往郑州
郑州烩面
家乡的梧桐
郑 州 之 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嵩阳书院:
儒家教育的“标本”
将军柏的传说保护好展示好
嵩阳书院全景 郑泰森 摄

嵩阳书院:

儒家教育的“标本”

本报记者 李颖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专家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宋理学发源地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始建于北魏,经历代重修,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

由于名儒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相继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声名大振,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长宫嵩涛说,嵩阳书院建筑作为中国北方书院建筑的代表和样板,通过建筑反映了儒家之道;它以讲堂为中心,前祠后楼,体现了儒家讲学、藏书、供祭“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建筑群布局严谨,反映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从总体建筑格局到每座单体建筑,都遵循纲常礼教的秩序。

将军柏的传说

书院保存下来的文物很多,最著名的是两株汉封将军柏和9米多高的大唐碑,人称“稀世宝”。

很多去过嵩阳书院的人都很纳罕:为什么小的称为大将军,大的却称二将军,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传,汉武帝刘彻来游嵩山时,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刚一进门,只见一棵高大的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武帝仰望许久,随口封为“大将军”。穿过二进院,又见一棵柏树比“大将军”还要高大,因皇帝是“金口玉言”,大将军已经封过,无奈只好封其为“二将军”。随从官员觉得武帝的加封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议,但不好直讲,只好从侧面向皇帝提示:“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己见,说:“什么大呀小呀,先入者为主!”随从官员一时无语,汉武帝继续向后走,又见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便一错再错,封之为“三将军”。

由于汉武帝不公,封的三个“将军”都有情绪。“大将军”感觉自己名不副实,受之有愧,慢慢地弯下了腰;“二将军”心生闷气,连肚子都气炸了,变成了空心树;“三将军”更为恼怒,于是自焚而死。

传说很动听,不过嵩阳书院中最大的那棵“三将军”不是气死的,而是被雷电击死的。为了防止“大将军”和“二将军”也被雷电击伤,文物部门专门在嵩阳书院外架设了一座避雷塔。

保护好展示好

“嵩阳书院作为我国最早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对儒学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古建专家张家泰说,“书院建筑记载了古老的书院教育历史,是已经消失了的书院文化的载体,也是登封嵩山地区作为东方儒家文化核心地区之一的长久凝聚力的见证。”

如今,为了展示儒家教育制度,在保护现有清代书院建筑群的基础上,嵩阳书院复原了考场、接官亭、祭祀场所等一些已毁失的重要建筑,成为人们了解儒家讲学、祭祀、藏书的重要文物景点。

徜徉在嵩阳书院的观光客可能不知道,在书院西侧院落有一个总监控室,书院内外还有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人员,一旦发生盗窃、起火、文物遭到破坏等情况,总控中心就会报警,处理预案随时启动。

“世界遗产一旦破坏无法挽回。”登封市委书记王福松不止一次地说:“申遗成功责任重大,我们要保护好、展示好这一世界遗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