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给“全民招商”的政绩饥渴败败火
“校规禁二奶”体现大学教化理性
娃娃何罪遭刺字
考试招生越多元
补课动力越充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考试招生越多元
补课动力越充足

考试招生越多元

补课动力越充足

早在2000年年初,教育部便颁布了“禁补令”。十年来,每到假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会三令五申,禁止假期乱补课,违反规定者还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假期中的补课仍以各种方式或明或暗地进行。广东省教育厅本月初循例发出“禁补令”,记者调查发现,该省各地对禁令置若罔闻。(《南方日报》8月15日)

假期补课禁令沦为空谈的情况,当然不止在广东,国内许多地方都普遍存在。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不管下命令的部门如何声色俱厉,但一旦哪个地方真正严格落实了禁令,就成了假一赔十的傻瓜——学生及其家长会将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归于禁令;教师评优争先,吃了大亏;至于坚决支持禁令的教育局长,则会成为当地民意舆论的“罪魁祸首”。

谁都知道补课补出来的,只有分数,而不是真正的教育效果。然而,教育效果却是通过分数来体现的。于是,我们往往从对补课的批评,转入对“分数至上”应试教育的反思,提倡素质教育,呼吁建立多元录取、综合评价、分类考试的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正式纳入这个建议。

这么考虑问题不能说不对,然而建言者和决策者都忽视了一点:教学和考试内容、招生方式的多元化,并没有扭转“分数至上”的导向。更明确地说,那仍可以通过补课,完成知识的灌输积累和考试技能的提升。近年来在国内各大城市,兴趣班、奥数班已经十分泛滥。在经过远比学校补课更显无聊和机械的训练后,孩子们有了技艺纯熟的加分“敲门砖”,却没有半点发自内心的喜悦。可以说,教学、加分、考试内容学科的多元化,只会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增大家长的教育投入,让补课班、培训班、冲刺班成为一门红火的生意。

《南方日报》报道中所提及的地市均在珠三角之外,属于公共教育投入相对较差的地方。越是这类区域,就越热衷于假期、学期内的节假日补课,属地教育部门也没有主观动力去制止这类做法。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现有财税体制下,穷市、穷县办教育,根本没有钱去凑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的热闹,在地方教育事业的竞争中就已经处于劣势,如果再不好好抓学生中考和高考的分数,管住优质生源的外流,你说他们该怎么办? 郑渝川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