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炙手可热:在网上点击百度的搜索引擎,输入它的名字,2秒钟能弹出2700万条与之相关的网页;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1982年,一部有关它的电影横空出世,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文化圣地,嵩山幽谷的曲折,丝毫没有减却人们探寻的脚步。成名后的王宝强曾告诉记者:当年,看过电影之后,一路追寻它而来,竟连大门都无缘踏入;
它,就是少林寺。带着些传奇的色彩,晕染着光辉与荣耀的光环,然而,谁还记得,千余年的历史中少林寺曾经的兴衰荣辱?
禅宗祖庭少林寺
始建于公元495年的嵩山少林寺,诞生在不同版本和民间传说中,“跋陀登连天峰定少林寺址”,即是版本之一。孝文帝委托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选一座寺址,选址标准是:“龙虎相亲地,如来身下边,睡莲花心内,轩辕古道前。”千寻百觅中,跋陀登上少室山连天峰。他依稀看到,五乳峰下,一座七进院落、殿宇辉煌的寺院,掩映在苍木绿林之中。惊讶的跋陀欲向其朝拜时,那寺院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京后,跋陀奏明孝文帝,把在连天峰看到的奇观视为天启佛意,便在五乳峰下建起少林寺。
在少林寺禅音梵歌召唤下,古印度般若多罗的得法弟子达摩一心想在中国弘扬佛教,他只身孤影来到江边,折断一根芦苇扔到江里,跳上芦苇,避开涛头浪尖,由江南飞渡江北,辗转来到少林寺。
在少林寺面壁修行的达摩,不仅留下了“面壁九年图破壁”的传奇,由他在少林寺开创的“禅武同修”的先河,也早已从佛土流向尘世,由中国走向世界。
兴衰荣辱不落幕
这座由皇家始建,又为历史宫廷关注的寺院,总是与皇廷风暴、政治地震密切相连。
北魏孝文帝崇释尚佛,带来佛教在中国的第一次兴盛。北齐时期,僧侣半天下,仅洛阳一带,佛寺竟达1300多所,消寺减僧的呼声响彻朝野,当时,两种力量的对峙直到少林寺建寺79年,佛教在中国遭到了第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少林寺寺内佛殿、佛像尽毁,僧人悉数离散。
之后,少林寺灭而重生的缕缕青烟,再度飘向五乳峰。在唐代的第一次极盛,由“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壮举奠定。穷奢极欲的隋炀帝招致民怨沸腾,王世允攻取洛阳后自封为郑王,李世民父子兵临洛阳,就在李世民阵前夜巡时,被王世允部下擒获,囚在洛城大狱,千钧一发之时,历史给了少林寺永垂史册的机遇:李世民阵前落入敌手的消息传到嵩山,少林寺武僧昙宗率十三棍僧深夜潜入洛阳城,成功将李世民从死牢中救出,还生擒了王世允的侄子王仁则,王世允被迫举起了降旗,使城中百姓免于一场血与火的劫难。
李世民登基后,不忘十三棍僧舍生忘死救驾之功,对少林寺高封厚赠。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生生灭灭,少林寺也在历史的波涛里兴衰起伏:曾经,少林寺是中国藏经最多的寺院,宋太宗即位后,更钦封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明朝300年里,是少林寺持续最久的黄金时代;清朝,康熙御笔亲书“少林寺”,雍正、乾隆都曾为少林寺题词赠诗。
1928年,少林寺遭到了隋唐以来最大的劫数,军阀混战中,因仇恨燃起的大火烧了45天,大火过后,孤零零的山门里,只有劫后余生的千佛殿对着残壁哭泣……1982年,少林寺再度耸起重生和复兴的历史界碑,电影《少林寺》蜚声环宇,将这座深山古刹重又展示在世人面前。
浮屠修来已成林
这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少林寺建筑群包括3部分:常住院、塔林、初祖庵。常住院就是少林寺的主体,中轴线建筑共7进,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其明清建筑多为单檐琉璃瓦,硬山、歇山、庑殿间而有之,千佛殿面阔七间,殿内墙壁绘满壁画达300多平方米,尤为珍贵。
寺西为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葬群,因为古塔丛立、势如密林,故称“塔林”,保存着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1座。郑州著名文化学者赵富海更形象称之为“浮屠修来已成林”。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北2公里龟背形山丘上。宋宣和七年(1125年)为纪念达摩修建,公元1100年由宋人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建筑史上最重要的一本早期建筑“语法课本”,而初祖庵大殿的建造处处与《营造法式》的记相印证,堪称该书的建筑实例。
建筑群规模宏大,遥遥望去,红墙绿瓦,绿树掩映,呈现出“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清幽意境。
本报记者 李 颖 实习生 海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