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手持解码器 专偷高档车
盗窃黑手伸向郑西高铁
新郑城区放映公益电影
生物柴油项目落户新密
荥阳首创防汛电子地图
环翠峪
百瀑竞流
巩义田间防御保文物安全
新密“豫剧摇篮”何时重现辉煌
中牟县政协捐资助学
荥阳计生严打“两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新密“豫剧摇篮”何时重现辉煌

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梁冠山 文/图)这几天,新密市豫剧团53名职工精神振奋,当地企业送来50万元捐款,新密市政府决定给剧团拨款,剧团排练场所正在选址,着手编排豫剧《小包公》,完善规章制度以加强内部管理……一系列新的气象预示着剧团的振兴,也预示着新密豫剧的振兴。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省豫剧名演员半数以上都与新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香玉、马金凤、唐喜成、桑振君、王二顺等,都曾在密县搭班演出。新密素有“豫剧摇篮”、“豫剧的故乡”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据《密县戏曲志》记载:全县农村业余剧团最多达到220多个,演员3900多位。

新密市豫剧团成立于1954年,迄今已走过56年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剧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足迹踏遍全国20多个省市,成了新密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1988年至1990年,先后3次进京演出56场,应邀在中南海和总后为中顾委、全军老干部连演6场,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誉。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地方戏受到了冲击,市豫剧团也不例外,演出场次逐年减少,演职员工资待遇逐年下降,致使大部分演职员思想涣散、精神不振,最终导致2003年11月剧团彻底瘫痪。演职员为了生计,四处找活干、挣钱糊口,有的沿街卖菜,卖小吃,有的到砖厂下苦力,跌入建团以来最低谷。

新一届新密市委市政府对传统豫剧的发展十分重视,今年4月,市政府拨专款50万元,为剧团配备了一辆大轿车,几位企业家也慷慨解囊,为市豫剧团捐款80万元。今年8月初,新密市领导到剧团考察和慰问全体演职员,对剧团拖欠的18万元统筹款,由市政府解决;剧团每年事业经费由30万元增加到80万元,明年列入财政预算;剧团办公场所和排演厅,由政府协调6亩地马上开工兴建。

“有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一定要把戏唱好,排练出更多的精品戏,重现新密豫剧的辉煌。”新密市豫剧团团长包桂花说。

图为:1988年新密市豫剧团在中南海礼堂演出与侯宝林和王澜西合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