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认可“小赌怡情”是个进步
道德的真相就是
挤破虚妄的美好
高层表态暗示
楼市调控不回头
闲置土地的详细清单在哪
12年寻子后的悲情割舍
争摇钱树
陷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12年寻子后的悲情割舍
回顾:12年前大白天儿子被抢 破案:警方寻找线索一波三折抉择:生父的悲情舍弃惩处:4被告人被判刑新法: 追究买卖双方的刑事责任 争议:阻碍被拐妇女回家将定罪
前排中为顾克礼,左为其女儿,右为其找到的儿子,后排左右为顾克礼儿子的养父母。
庭审现场

本报记者 王晋晋 通讯员 张胜利 张耀锋 乔建忠 文/图

核心提示

12年的寻子路,一段刻骨铭心的父子情……

12年前,1岁的儿子在家中被抢;12年中,倾家荡产的父亲走遍23省寻子;12年后,父亲寻子后悲情割舍……日前,寻子落得妻子离家、母亲身亡、自己残疾的顾克礼拄着双拐,满眼泪水地送走了他辛苦找寻12年的亲生儿子。

为什么辛苦找寻12年的儿子愿悲情割舍?读书不多的顾克礼说,儿子与其养父母感情很深,他不愿意在亲情上伤害孩子。这是顾克礼作为父亲,对儿子无言似海的父爱,他为了儿子的幸福,做出了自己亲情上的牺牲。

值得高兴的是,因为此事,顾克礼与孩子的养父母两家结为亲戚。同时,罪犯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8月17日,记者从新密市检察院获悉,12年前在新密市抢走顾克礼儿子的被告人梁映富、董国雪、李容娃、梁映成被新密市法院依法以拐卖儿童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3万元;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2万元;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万元;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万元。

回顾:12年前大白天儿子被抢

顾克礼是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曹庙村的一名农民,生活贫困的他却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勤劳顾家的妻子、可人的女儿和淘气的儿子。1998年12月初,顾克礼带着妻子、4岁女儿和1岁儿子到新密市白寨镇张楼沟村的一家煤矿打工。不想,这次打工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快回来吧!你家出事了!”1998年12月11日上午,刚到井下挖煤的顾克礼,突然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妻子被人绑架,儿子被抢走了。闻讯,顾克礼慌慌张张地跑回宿舍,见到了惊恐的妻子和4岁女儿。邻居说,上午8时许,他路过此处,听到屋内有“呜呜”声,进去一看,见顾克礼的女儿和妻子双脚双手都被绑着,儿子顾红亮却不见了。

此时,顾克礼的妻子已哭成泪人。他从妻子口中得知,抢孩子的是4个男子,其中一个瘦高个比较面熟,是四川口音。顾克礼让妻子到白寨派出所报案,他顺着公路去追,但直到天黑也没找到。一对儿女是顾克礼全部的希望,痛心疾首的他决定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找到儿子。

从此,顾克礼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12年来,他先后跑到新疆、四川、贵州等23个省市区寻找儿子,但仍音信全无。为找儿子,顾克礼变卖了老家的房子,带走了家中所有的积蓄。16万的寻子费用,让顾克礼变得异常苍老。

这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在儿子丢失后变得破碎不堪。顾克礼的妻子因为儿子丢失离家出走,至今生死不明。顾克礼的母亲得知孙子丢失的消息,天天以泪洗面,哭了6年,连气带病最终撒手人寰。2006年,顾克礼到贵州找儿子,不幸遭遇车祸,造成右臀部粉碎性骨折。

破案:警方寻找线索一波三折

1998年,新密警方接到报案后展开调查。据反映,作案歹徒有三四个人,其中一个有点面熟,是四川口音。经查,曾在煤矿干过活的四川人有梁映富、董国雪、梁映成等人,但这些人已经不知去向。随后,民警经上网查询到董国雪的照片信息,但赶到顾克礼家时,顾妻已离家出走,导致辨认无法进行。

2009年10月30日上午,警方排查到一条线索:董国雪在平陌镇打工期间,曾租住在簸箕掌村的钱某家。通过照片辨认,钱某当即认定,曾经住在他家的正是董国雪。今年3月15日,新密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前往董国雪四川老家调查,得知他仍在新密的煤矿打工。3月19日晚,在超化镇一家煤矿,董国雪被抓。

经突审,董国雪交代: 1998年12月11日早上,他和梁映成、李小云、梁映富等人预谋后,来到白寨镇张楼沟村顾克礼的住处,趁顾克礼上班之际,将顾克礼的妻子何素英捆绑住,将其1岁多的儿子顾红亮抢走。最终,几人来到河北省泊头市,准备在此处卖孩子。他们找到老乡董淑英,以养不起孩子、要给孩子找个活路为由,最终以7000元钱将孩子卖掉。事后,几人瓜分了赃款各奔东西。

今年3月23日,梁映成、李容娃投案自首。4月15日,根据梁映成提供的线索,被告人梁映富在广东被公安机关抓获。3月25日,河北省泊头警方传来消息,当年帮董国雪等人联系收养孩子的董淑英找到了。

董淑英说,1998年12月份,她的四川老乡董国雪等人抱着一个婴儿找到她,让她帮忙找一户人家抚养,董淑英想起本村的青年夫妇王树青、刘玉霞无儿无女,就给他们做了介绍。王氏夫妇将孩子抱走抚养,支付了7000元酬金。豫冀两地民警,迅速赶到王树青家,将男孩带到泊头市公安局。而此时,顾红亮已经改名叫王珂(化名),今年13岁,被养父母安排在沧州市沧县板桥镇某中学上初中。

抉择:生父的悲情舍弃

今年3月28日,13岁的王珂被民警带回新密。王珂的养父母及亲属也随之赶到新密。12年漫长的岁月分离后,亲生父子终于相见,12年尝尽人间磨难的顾克礼泪如雨下,哽咽难语。见面现场,1岁多的幼儿已变成一个阳光少年,孩子看上去有些迷茫。

采访中,顾克礼提到孩子时哽咽了:“亮亮见到我时有些害怕,可能是我太老了……”整个相见过程中,孩子跟平时路上遇到的陌生人一样,完全没有他自己想象中的热情。

顾克礼在回忆父子相认的情景时,有些伤感。他说,当时看到孩子偎依在他养父母的怀里时,他感觉到孩子舍不得疼爱他的养父母。渐渐地他从找到儿子的兴奋中冷静下来,虽然12年来,他唯一的目标就是和儿子团聚,可是竟没想过见面后,自己能给儿子怎样的生活。他看得出,孩子是河北养父母家唯一的孩子,从小被宠爱,生活很幸福。而自己寻亲多年,落得一身残疾,只有一所破旧的小房子,自己能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家,又能给孩子怎样的未来呢?想到这些,顾克礼犹豫了。

看着顾克礼窘迫的现状,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警方也很为难。作为此案的主办警官苏红鹏,曾多次前往山东顾家调查,发现顾家住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小院里,只有两间快要倒塌的房子。女儿顾红梅辍学在家,日常生活全靠政府救济。一个念头出现在苏红鹏心头,在保证双方同意、又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如果能够使得顾红亮这个不幸儿童有一个幸福的归宿,岂不是两全其美。

苏红鹏把想法告诉双方之后,正为今后生活发愁的顾克礼和即将“失去儿子”的王树青夫妇都惊喜异常。最终,双方经过协商,两家结为亲戚相互走动,孩子继续跟着养父母生活学习,可以随时往返两省看望亲人。

惩处:4被告人被判刑

案发后,被告人梁映成家属自愿补偿被害人顾克礼人民币2万元,李容娃家属自愿补偿被害人人民币2.6万元,二被告人均取得了被害人顾克礼的谅解,顾克礼建议对二人予以减轻处罚。

新密市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被告人梁映富、董国雪、李容娃、梁映成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手段绑架儿童,其行为均已构成拐卖儿童罪。被告人梁映富在共同犯罪中准备犯罪工具,提供犯罪活动经费,起组织、指挥作用;被告人梁映富、董国雪、李容娃、梁映成均直接参与绑架、接送、中转、贩卖儿童等犯罪行为,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被告人李容娃、梁映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被告人李容娃、梁映成家属自愿对被害人进行经济补偿并取得了被告人的谅解,建议对二人予以减轻处罚。遂新密市法院作出以上判决。

主办此案的检察官孙顺章说,王树青夫妇当初付了7000元钱,有参与拐卖儿童的嫌疑。考虑到王树青夫妇当初并不了解顾红亮的真实来历,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新的拐卖儿童的定罪标准并未出台,因此王树青夫妇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检察官提醒,收养孩子一定要到福利院去收养,并办理合法的收养手续,否则可能触犯刑法。

新法: 追究买卖双方的刑事责任

据介绍,为加大对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于2010年4月1日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其中最大亮点,就是实行“双打”,既打卖方也打买方,强调了追究买主的刑事责任。

按照意见规定,有四种情形可认定属于出卖亲生子女,应当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包括将生育作为非法获利手段,生育后即出卖子女的;明知对方不具有抚养目的,或者根本不考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为收取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为收取明显不属于“营养费”、“感谢费”的巨额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其他足以反映行为人具有非法获利目的的“送养”行为的。

“庞大的、需求旺盛的买方市场,是导致拐卖犯罪屡打不绝、屡禁不止并且不断发展蔓延的根本原因。”新密市检察院检察长王青介绍说,以前执法行动中,对于买主比较宽容,无形中纵容了妇女儿童买卖市场。希望公安机关今后加强DNA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对失踪儿童的父母,或者疑似被拐卖的儿童,应当及时采集血样进行检验,通过全国DNA数据库,为查获犯罪,帮助被拐卖的儿童及时回归家庭提供科学依据。

争议:阻碍被拐妇女回家将定罪

据了解,《意见》还明确了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买主也应承担刑事责任。对于明知是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而收买,同时具有下属7种情形之一的,可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论处。

王青介绍说,这7种情形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后,违背被收买妇女的意愿,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阻碍对被收买妇女、儿童进行解救的;非法剥夺、限制被收买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情节严重或者对被收买妇女、儿童有强奸、伤害、侮辱、虐待等行为的;所收买的妇女、儿童被解救后又再次被收买,或者收买多名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组织、诱骗、强迫被收买的妇女、儿童从事乞讨、苦役,或者盗窃、传销、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造成被收买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如果没有所列举的情形,就免予刑事处罚,这对买主构成威慑吗?”面对这一问题,王青表示,从办案情况来看,买主都有违背被收买妇女儿童的意愿,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行为。也就是说,以后只要追究刑事责任,买主大多不能幸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