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生活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造一个爱人和同志
光阴中的老爱情
男人的贞洁
习惯一个人的习惯也是爱
生活是自己的
爱没有重量
缩短气龄健肺抗衰
生命中的“四分钟”
人才不会只发牢骚
母亲不好意思说的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创造一个爱人和同志

茅盾与妻子孔德沚的爱情,正如他在《创造》一文中所写:一个男子,可以将自己非常传统的妻子培养成一位具有新知识的女性,男人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创造一个“女人”。

1918年,遵从母命的茅盾将孔德沚迎进了家门。此时,茅盾已是文坛一员青年悍将,而刚过门的妻子却大字不识几个,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刚进门的一段时间,茅盾的家人只好管她叫“新娘子”。茅盾却并没有嫌弃她,说:“我不要伊,别人要伊吗?这是个可怜虫,我娶了她来,便可以引伊到社会上,使伊有知识,解放了伊,做个‘人’!”

茅盾给“新娘子”取名孔德沚,并送她上学,领她到上海见大世面。孔德沚没有辜负丈夫的期望。在茅盾的栽培下,她“有志气,要求进步”,到了上海更开阔了眼界,投身妇女运动。抗战开始后,孔德沚跟随茅盾历尽艰辛,各地辗转,始终不离不弃。朋友说他不仅创造了一个爱人,也创造了一个同志。茅盾则说:“我和德沚虽不是先认识,谈恋爱,然后结婚,但我爱之敬之。”

“文革”中,孔德沚患糖尿病,一病不起,全靠70多岁的茅盾前后伺候。一天夜里,孔德沚从床上跌落到地上,无力爬起。茅盾想扶起她,却因体力不济没有成功。身边无人帮忙,他便陪着妻子在地上一直坐到天亮。孔德沚去世后,茅盾亲手为老伴揩身换衣,放声痛哭。

三十余年后,茅盾的儿子第一次打开母亲的骨灰盒,发现里面有一张小小的字条,上写“亡妻孔德沚1970年1月28日去世”。 摘自《中外文摘》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